第五十二章 改土归流(1 / 3)
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时间已经到了大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二月五号,农历的正月初六,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已经悄悄地过去了。
跟随住蜗牛一般缓慢移动的迁徙蒙古人,马爌心里很着急,但他又不敢离开,这可是七十万多万人啊,七十多万世界上最骁勇善战的的民族之一,甚至都可以去掉之一。
这些咯尔喀蒙古人强壮而质朴,只要整合得好,很快就能成为北华最大的助力之一,有了这些蒙古人的加入,北华人口立即就会达到到一百多万。
所以马爌不敢有丝毫大意,在没有平安地把这些人送到到北华之前,马爌对谁都不放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导致出了大乱子。
到了三月初的时候,庞大的迁徙队伍终于来到了因果达河的上游,此处已经属于北华的势力范围,沿因果达河顺流前行很快就可以到达北华南城所属的区域。
三个月以来,一路上虽然万分小心,但牲畜的死亡率依旧高的惊人,出发时的近千万万头牲畜已经减半,只剩下四百多万头左右。对于七十多万人而言,人均只有六只多一点儿。对于像漠北蒙古这种纯肉奶民族来说,人均牲畜少于十只就是死亡线。
就以羊为例:人均三十只也只能勉强糊口,人均五十只才算是温饱,只有达到人均一百只以上方可温饱无虞,算是进入小康了。
五口之家人均一百只羊,也才五百只,按牧民通常公母羊九比一的比例,总共才四百五十只母羊,其中可供繁殖产奶的大约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漠北绵阳一年一胎,每胎一般一只,假设每只都能存活,一年三百多只的繁殖量,所产的肉奶才能保证五口之家日常食用,算是温饱无虞之家了。
这三百多只羊并不能都食用了,还要更替年老的繁殖母羊,还要有一部分用于交易购买日常必需的盐巴、铁锅、刀斧、衣物等,而这些东西在牧区通常都非常昂,所以人均百只羊也只能算是温饱无虞的小康之家。
而现在漠北三部的人均牲畜已经降到了六只,已经远低于死亡线,无疑已经陷入严重的饥荒之中,倘若没有外力的帮助,必定很大一部分人逐渐饿死。
这些人即使到了北华,北华的粮食储备量也不足以彻底解决他们的温饱,只能勉强地给大家先吊住命,不至于出现大规模饿死人的情况。
在离北华南城还有三百里左右的时候,北华安排的一万接应军队赶到了,带队的是高贞。高贞给马爌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就在上个月,也就是天启二年腊月二十八那天(阳历公元1623年1月29日,苏月珍产下了一个女孩儿。高贞说孩子非常健康结实,才刚出生,就比别人家满百天的孩子还要长大,眉眼长得非常漂亮,老太太喜欢的不得了,现在就等马爌回去取名字,喝喜酒了。
这个消息可把马爌高兴坏了,这可是自己在这一世的第一个孩子,并且还是自己前世没有的女孩儿,这下可以弥补自己前世没有女儿的缺憾了。
在平旷的蒙古草原上,三百里路程算是很近的距离了,七天后,这支规模惊人的迁徙队伍终于抵达了北华的地界。
从出发到现在已经三个月过去了,一路上因为大量牲畜死亡,迁徙的牧民因此有大量的肉食可以食用,所以人员损失并不大。
在蒙古人抵达前,北华这边已经安排好了安置蒙古人的地方,地方就选在南城之南的广阔之地,方圆有好几百里,暂时作为蒙古人的冬季避难地,此处东边是达忽尔山,西边是大兴安山(即现代的雅布洛诺夫山脉,两个山脉之间就是因果达河,水草非常丰美,当然,水草丰美是指夏季,现在时值隆冬,就什么都不要想了。
大量的庄稼秸秆已经被提前运了过来,主要是麦秸,这东西用铡刀截短后营养和适口性都还凑合,牛羊等反刍动物食用没有问题,但马匹不太爱吃,单纯的麦秸也不能满足马匹的营养需求,需要额外补充精饲料。
虽然牲畜饲料暂时问题解决了,但牧民们居住的房子就不要想了,七八十万人要住的房子,短时间内北华现有的人力是没办法完成的。
好在漠北蒙古人作为纯粹的游牧民族,家家都有帐篷,房子并不是必须的东西。最当紧的是牲畜饲料,只有多保住一些牲畜,未来才能更快地恢复元气。
交接完这些蒙古人后,马爌立刻朝家里赶去,自和蒙古人开战以来,马爌极少在家,几乎一直都在外征战,每次回去都是短短几天补充弹药给养,最后这次出征以来更是几乎快半年没有回过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