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到达之建设(2 / 4)
遇到同族的叶赫人很高兴!感慨着说看来今后在漠北之地也不会孤单了,女真的老辈传说果真没错,我们女真人果确实布广泛,听老辈人说就连北山之北(北山指外兴安岭直至极北的冰洋之畔都有女真人居住,这会儿虽然还没法证实,但看眼前的情况还真的有很大可能。
六月下旬,经过三十多天的长途跋涉,北迁军民终于抵达了斡难河北方的又一条大河之滨。着叶赫斥候找到当地人询问,这条河的当地发音还真就是“因果达河”。
目的地终于到了!
果真是个好地方啊!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只见大河两侧是一望无垠的森林和草原,草长得足有半人之深,由此可见土地的肥沃程度。
这里不像典型的蒙古草原那样平坦单调且极少树木。而是森林和草原相间的地貌,在辽阔的草原上或呈点状或者带状点缀着成片的森林。
这里的绿是一种幽深的墨绿,和中原汉地夏季的明亮浅绿截然不同,给人一种辽阔壮美而又深沉悲怆的感觉。
身处此间,一个原本浅薄的人也瞬间显得深沉起来,仿佛不如此就要和当地的环境违和一般。马爌好像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北方民族的整体气质总显得沉静厚重的缘故了。
因为热情奔放或者欢快轻灵天然就不属于这种真正的北方。那是丰饶的非洲热带旷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才会孕育的东西。
这里的地形总体上为略有起伏的微丘地貌,这种恰当的起伏给此地墨绿色冷冽的原野增添了一些妩媚,极目西望隐约可见远处的山峦叠嶂,那正是外兴安岭向西南方延伸出的余脉,亚布洛诺夫——肯特山脉。
“果真是个好地方啊!听说这都是四公子根据古书上的记载知道漠北有这块膏腴之地,世外桃源的。”
另一人看着脚下的草原上溪流纵横,不由地赞到:“是呀,是呀,大家看看这里到处都是大小河流,将来绝对不会有缺水之虞,再也不会像山西老家那样年年缺水了。”
“四公子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能从古书上参研出这世外桃源之地,我等自认也是熟读圣贤书的,却从未见先贤们有此记载,可见还是书读的少了……”一些读书人说道。
抵达的开原军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多是在夸赞总兵大人的英明决策和总兵大人的四公子聪慧博学。
稍事休息后,马林下令开始寻找合适地点,准备扎营,同时,广派斥候哨探侦测地形,周边部落分布等情况,一面召集所有高级将领们议事。
会上先由马爌根据西洋地理的记载介绍了此地的基本地理情况,气候特征,以及周边各民族部落的大致分布。
随后刘源做了动员性质的讲话:“诸位,沿途什么情况大家都看到了,不用我再多说。这世界之大,自然之奇,远非我汉家传统经典的寥寥数语所能概括的,此次能够北迁成功,多亏了马总兵的四公子得了本西洋人所著的地理和舆图,听四公子说这世界广阔无边,有国无数,其中很多也是服章华美,典章健全的文明之国,甚至还有文明在我华夏之上的国家。”
“又有无数沃野万里之地,可供生民垦殖。想我华夏天朝,数千年来坐困神州一隅之地,不知天下之大,沃野之广,以致每朝皆为田地所困,每朝后期皆因人多地少,民不得食,导致天下大乱而改朝换代,然周而复始,不过是一个个轮回罢了,新朝百年后,生齿日繁,同样又要面对人多地少,就如现今的我大明。”
“如今我等既然知道了,也看到了这天下之大尽可供养我华夏子民,炎黄贵胄,我刘源虽然是残缺不全之人亦愿竭力为我华夏皇明开疆扩土,创万世之伟业,立亘古未有之殊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