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返京(1 / 1)
一直想见识京城的繁华。可到了京城,李毅有点失望。在信王的描绘中,京城是热闹繁华、文风鼎盛、亭台楼阁、商运亨通。可李毅感觉也就那么回事,街道破烂,有石砖铺地的也就那么一两条,其他多为土路,一到雨天便颇为泥泞。满街也不多见锦衣华服,多是粗布衣衫。到是街边摊贩颇多,但摆放一天的营收也仅够糊口而已。
信王强烈邀请二哥进住信王府内,但李毅明确拒绝。无法,便应李毅要求,在王府临近地方找了个两进小院儿与他居住。倒也方便李毅、徐光启二人教学新法。信王也时常来凑热闹。
信王都已回了京,而朝堂之上关于宁波城的善后处理还没吵出个结果。最后各方妥协,陆续安排妥当。左大人进京述职,后或安排礼部左侍郎。漕营、俞大遒皆升一级。傅擒虎等民间势力被所有文官集团联手打压,理由是侠以武乱禁,最后仅给了个口头褒奖,许地方县志记录。后又觉得略有苛刻,便补了块牌匾,书曰:义门扶波。
信王到是最好打发的,咱家这位王爷已经升到头了、钱财也不缺,皇帝打算再赐一个皇庄,群臣便跟踩了尾巴一样集体抵制!
好在信王大方,对于赏啥也不在乎。却在皇帝面前力陈自己的结拜二哥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英勇救民等等。皇帝只当是信王新找的玩伴,却也没当回事,便转手甩给内阁商议。内阁得了上谕也是例行公事,遣人去宁波查了李毅出身。却发现这人世代务农,祖上没出过进士;家里也不经商,无甚财产;自己也未进学,别说功名,连乡试都没考;更没有师承,也无甚靠山;这就是一妥妥的‘三无盲流’啊!在这些内阁心中便被打上了‘蛊惑邀宠’的标签。最后随手扔给吏部着办。
吏部诸官也是头疼,听说是信王殿下亲自推荐,也不敢得罪。便索性往高了给个七品推官,便请吏部尚书审核。
吏部尚书周嘉谟年纪颇大也属老成持重。见李毅一介白身直接升到七品,便觉荒唐,便改为判为府司经历,为八品地方官。
转过身便见兵部尚书杨涟怒气冲冲来访。两人述说内容不得而知,只是一通言语后,李毅的正八品府司经历,便改成了九品知事。
待到几日后,文书下给李毅之时,信王正在李毅府上玩耍。一听之给了个九品芝麻小官,气的信王直接撕了文书扔在地上!指着鼻子大骂送文书的文吏:老子的二哥!泼天的功劳,拯救若多百姓!就给了九品芝麻小官!真真气死人也!
吏部诸官得了消息,也是苦笑。知道信王这位大爷实在得罪不起,但两位尚书上官也不敢得罪。好在文书被信王撕碎,索性便抽出存档,便当全没这回事。事情便也一直拖着了。一句话:待补缺!
-----------------
城南杨府,杨心正与父亲杨涟赌气。
杨涟尚书仍怒气冲冲:“一个无功名的白身,无非是个攀附权贵之辈。你与其为伍,能学得什么好?”
杨心不服:“爹爹,李公子那人是有大才的。功名他可不稀罕,秀才、举人的便是想做他弟子都未必有资格。”
杨尚书气急:“怎么?连童生都不是,居然敢开宗收徒了?这像什么话!他这是习的什么妖法?”
杨心又转了语气,软软道:“爹爹你且信我。女儿自小的脾气你该知道,一般二般的才子是入不了我眼的。若他真是卖宠邀幸、花言巧语之徒,我怎可能关注于他?若是有机会,爹爹可当面考校。他虽无甚出身,但观其才学却是学贯中西。虽从不提起师承,但从其学问来看,其师承也是前无古人之学,我猜想许是鬼谷一脉也未可知。”
杨尚书突的一怔,回想起自己女儿以往做派也却是如此。东林才子众多,想奔着他尚书名头攀龙附凤之辈也不少,但女儿却都看不上。部分较有才学有望科举之辈,杨心也会替爹爹稍稍提携。但也从未见女儿对谁有如此之高评价。如此想来,自己也该放心才对。但却也莫名的不放心:“我且问你,你是否对此人有所倾心?”
杨心未料父亲问的如此直白,直把自己也问的慌乱了:“爹爹,别胡说,李公子那样的才学,我---我也许配不上的。”
看了女儿如此模样,杨尚书心里咯噔一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