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缆镇语录 > 夹生饭

夹生饭(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守一人 我叫余则成 原神之我能刷阅历点 在下路明非,有何贵干 来场突如其来的快穿吧 霍格沃茨的恶魔之徒 全球御兽:我能看见进化路线 我家娘子是女帝 寰宇机械师 女夫子究竟何时破案

夹生饭

妻太聪明,能看透我的心。

常常,我有一点小成绩,祝贺是一餐夹生饭。不过乐了,也不在意。

常常,我有了一点小麻烦,又是一顿夹生饭。不过小麻烦,不宜动大火,也只有半苦笑半苦笑地咬。

常常,我有了大烦恼,妻便精心操作,做上我最喜欢的萝卜炒米线。一丝一线,我一口吃,一口吃,大烦恼也变小,变小,丝线光,天知道,大烦恼也完了,光了。

妻,你真行。

终于,有一天,妻半夜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拨明天是休息天,今晚我好好同你谈谈心。斳

拨混帐,天下哪有三更半夜同丈夫谈心的,我还要睡,要谈心,你一个人谈。斳我气呼呼。

妻二话没说,三下五除二,打来洗脸水,挤出牙膏,一切准备好好。

妻神色郑重:拨今晚你给我先刷牙洗脸,清清醒。我同你好好说,否则你后悔莫及。斳

无可奈何,只好闷气地乖乖。天,我的妻,今晚真的是发疯了吧!

她主动,我被动。她大讲,我小听,她大问,我小答。我实际上是半句也没听进去。最后有一句听实:拨你这个人依赖性太强,以后夹生饭也吃不上。斳第二天早上,又是一顿夹生饭,也是最后一餐。三个月后,妻病之,病:癌,妻早发现,没告诉我。

这时,我才明白妻那半夜谈心。哭,后悔,一切都不如那顿夹生饭。

下面是妻留下的读书笔记: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按通行本排序) 【帛书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 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行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通行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大义】:天道(宇宙、世界运行变化的底层逻辑)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 但是,天道并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规律,它是按照一个复杂模型处于不断运行变 化中的,并不是人们所误解的永恒不变。如同人类要认识一个新事物,最快捷、 26 有效的方式总是首先要去抽象命名它,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去简单命名的,但是, 所有的命名其实都是对事物的简单化、概念化处理,这样,势必会丢失事物的许 多属性、内涵或外延,所以,看待这个事物的角度不同时,又或者该事物发生了 变化后,可能当初对它的命名也就该发生变化了,这样,关于它的命名也就不该 是恒定的。因此,它又反证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因为道是处于不断运行 变化中的,所以,为了更快捷地认识它,只能勉强以“道”来命名它。 【阐述】:这句话如果按通行本《道德经》进行解释,是非常容易出现歧义 的。比如,“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再有,“道可以说,但 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意思完全相反的两种解 释,从字面上看来,却各有各的道理,怎么办?! 好在还有帛书本,“道,可道也”,多了一个“也”字,可以明确这是一句 判断句,因此,上述的后一种翻译是正确的。但是,这种翻译多半是出自于初中 语文老师之手(或者是水平相当的专家),为什么呢?因为它完全照着字面进行 翻译,简洁是够简洁了,可《道德经》这么一本抉奥阐幽的哲学经典,这样的简 单翻译其实已经严重偏离《道德经》的本义了。不像是一个哲人的警世之言,倒 像是一个乡间老太太饭后消食的絮叨。 粗略统计,古往今来,对于《道德经》的注释达到三千余家,里边不乏大哲 鸿儒,高山仰止一般的存在。我之所以也敢参乎进来,当然并不是自认为高明, 而是我觉得自己对于老子《道德经》的观察角度是异于旁人的,那就是我对于老 子及其《道德经》的独特定位——这是一个窥破天机之人,留下的唯一着述。这 本经典里,或许藏有关于宇宙与世界真相的更多线索。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 看到任何注家发现这个视角,这就是我敢于注解《道德经》的唯一原因。其实, 对于现在的我而言,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这不是一个有了确定结 论后的愉快论证之旅,而只是有了一个假想后的探索之旅、危险之旅。或许,我 可能随时中途搁笔,那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假想犯错了;又或许,我终于顺利完 成了它,但我确保不会将它公诸于众,只在少数有缘人中寻求理解与同情。 “道”是老子(亦是道家)最重要的思想概念,因此将它摆在开章的第一句 27 第一字,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关于老子的“道”,大致解释为 “天地宇宙万物变化的内在规律”,这种解释非常接近了,但是,它明显是一种 唯1物2主3义3方3方3法66论,而老子的“道”则是超验性的,这个“道”是先于宇宙自然而 存在的,甚至它直接就是宇宙自然万物的造物主。因为时空的概念完全不同的缘 故,低维的世界根本无法完全理解高维的事物,而在高维的视角下,低维世界是 瞬息万变的(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比如我们引以为傲的“万里长城”, 其存在已数千年,但在高维的视角看,那不过是以微秒计算的时间长度,根本也 无从去命名它。这情况类似于我们借助于激光显微镜,观察那些方生方死的单细 胞生物,我们不会去命名它们的童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我们只会随意性地采 用一个编码,去命名它们完整而短暂的一生,如:KNc6——5285A 型。 所以,《道德经》的起始第一句,或许可以解读为有两个不同的视角:一个 由我们仰视高维世界: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另一个由高维俯视我们:名,可 名也,非恒名也。 宏观与微观、低维与高维、所指与能指、时间与空间、本体与存在、运动与 静止……,短短的四句话,包含了诸多哲学思考,这才是老子想要传达给我们的 信息。 这并不是我故弄玄虚。我想再重申一遍:老子是唯一窥破天机并留下文字的 人,而他的本意又并不想为我们直接揭示真相,所以,我们只能简单地判断,无 论如何,他的文字中应该会藏有蛛丝马迹。基于这个理解,我可以负责任地说, 如果你轻松就读懂了老子,那么,你肯定就没有读懂老子。阅读《道德经》,必 须要有一种解密密码般的过程,或许之意这样才有可能去贴近《道德经》。 古今几乎所有注家与研究者都认为,老子强调“道”是恒久不变的,就在于 传世通行本《道德经》省略了这个“也”字。“道可道,非恒道”,极容易被理 解为“道可道”是假设句,“非恒道”则是判断句,整句意思就成为“道如果是 说得清楚的,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这样,自然就会认为老子强调“道”是恒 久的,显然,这是错误的解读。而帛书本中“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只是前后 句各加了一个“也”字,但就非常清晰了,两句话都是判断句,不存在假设。意 思正好反了过来:“道是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永恒不变的”。 28 另外,通行本将“恒”字改为“常”字,也非常不妥。“常”是经常,而“恒” 则是“不变”,虽有相似之意,却有本质区别。 【翻译】:天道,是只可以勉强去言说的,因为它总是处于不断地运行与变 化之中,而不是永恒不变的;万事万物,是可以暂时命名的,但随着事物的变化, 这个命名也将随之消解。 --------------------------------------------------------------------- 〖帛书本〗: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通行本〗: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 【大义】:(接上句: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惟其难名,乃勉力为之。虚 无,可以勉强用来命名万物开始前的宇宙本源;存在,也可以勉强用来命名万物 开始时的物质与意识形态。 这两句话还有其他断句法:“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以 及“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很显然,前一种断句还有其自己的理 解,而后一种断句则完全是回避,是一种和稀泥的态度。那么,我为什么会选择 “有,名万物之始也;无,名万物之母也”呢? 按“有名”、“无名”进行断句,则这两句话基本还在延续前几句话,大致 意思就是:万物是很难对其命名的,即便勉强去命名,也不是它恒久的命名。(所 以)没有名字,是万物一开始的状态,有了名字,万物就有了存在的依托。这种 翻译未必是正确的,但这不重要(我根本就不支持这种断句),我这里只是想让 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按照上述断句法,这两句话还是在讨论“名”的问题,与前 文的几句话大致是一种因果的关系;而按我所理解的断句法,这两句话重点讨论 29 的其实是“有”和”无”的问题,与前几句话是并列关系,在逻辑表达上,它们 是相互独立的。 【阐述】:“有”和“无”,特别是“无”,是老子道学中重要的哲学概念。 事实上,“无中生有”最初可不是个贬义词,见于文字的最初源头是《庄子·齐 物论》,而其思想源头就是《道德经》。非常明显,老子认为,宇宙世界乃至世 间万物,一切,都是从“无”开始的,这与现代科学的“宇宙爆炸论”颇有相似 之处。“宇宙爆炸论”认为:我们如今的宇宙起源于极小的一个点(宇宙奇点), 这个点甚至比原子还小,它于近 138 亿年前发生了爆炸,体积开始迅速膨胀,如 今它的可观测体积已经达到了直径 930 亿光年的规模。让人简直难以想象,它比 任何一个民族的远古神话都更神奇、玄幻、不可思议,但是,所谓的科学界就敢 声称这是科学研究成果,而神话则大多是宗教迷信或原始崇拜。 那么,这一个小点中,如何能囊括了如今宇宙的巨大物质和能量呢?天文学 家对它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一个小点的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 温度近乎无限高,在它爆炸之后,物质能量四散飞射出去,宇宙由此诞生,宇宙 间的一切都是由这些物质和能量形成的。 科学,就是这么傲慢!相同的话,如果出自某一个《道德经》研究者,又或 者是某一位中医,你猜科学界会是什么反应? 其实,这样的话在数千年前,老子早就说过了,庄子则说得更加清晰,《庄 子·齐物论》中提出,宇宙、生命、万物,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则有一个 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连未曾开始都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 在“有”之前则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突然就有了 “无”,不知道有了“无”到底是“有”呢还是“无”——非常拗口与烧脑的一 段话,但不要紧,我们大致领会其精神就好。一个比原子还小的点,肉眼肯定是 看不到的,那么,你说它是“有”呢还是“无”?它突然就爆炸了,然后,宇宙 诞生了;然后,生物出现了;再然后,人类、社会、万物也都出现了…… 对于这种认识,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四十章还有清晰描述:“天下万物生 于有,有生于无”。 后来的道家阐释宇宙起源时认为,宇宙的诞生是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 30 生的过程。“无极”当然是绝对的“无”,绝对虚空;而太极就类似于所谓的“宇 宙奇点”:它是一个无限趋近于零的小点,却又蕴含了产生宇宙的所有能量,它 兼具了“有”和“无”的特点,也就是“两仪”,与易学的“阴阳学说”高度契 合,并最终融合到了一起。 这两句话,老子其实回答的是宇宙起源的问题,他分别用“有”和“无”这 两个概念,高度概括了宇宙生成之前以及宇宙生成之初的两种状态。“无,名万 物之始也”,就是说,“无”,才会有“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 是说,“有”,就是“万物之母”。这个“母”字就是借用女性,指孕育生产的 意思。许多学者从《道德经》中读出老子抑父扬母的思想,我个人觉得可能不太 准确。因为,人类明确知道男性在繁衍这件事上的作用,还是近几百年前才发生 的,而站在老子当时的年代,他或许仅仅是惊叹于女性“无中生有”的!【翻译】:虚空(无),可以勉强用以命名宇宙万物诞生前的状态;存在(有), 可以勉强用以命名宇宙万物诞生时的状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布阵全球 重生之杀戮纵横 都市无敌神医 绝品邪少 神级无敌学生 狂飙岁月 美女总裁的超级秘书 他由地狱来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系统也没说冷面佛子亲亲会脸红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