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万物皆為道,律明路不遥(1 / 2)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遴會終至。
是日,天色微白,劉逸即随村户携幼子者十數人,出山而去。七八幼童若出笼之鳥,四周皆為新意,興致盎然。反覌其父辈,则神情忐忑,患得患失,兀自强行安定。
書中所言,跃龍門者,百不及一。劉逸心中微叹,乘興而去,败興而歸,不外乎是。患得之心愈重,患失之情愈烈,不若幼童之心,無有計較,興之所至,樂之所在,無必得之宏願,自無失势之卑微。覌前世之己為,逸長叹,成長即妥协也。邃失新興之锐氣,却得處世之圓滑,孰优?孰劣?持本心以待己败,處世故随附彼荣,孰是?孰非?
寻思間,至驛矣。院中亦是十數人,青原舆會者已然抵达。孩童兔跃豖奔,舆院中六七同龄欢聚,嬉戯呼啸,好不热闹。衆人於驛中歇息,敬茶劝酒,只待車馬,同赴巫鎭。
少倾,車队至。車為雙辙,有蓬,可挡風雨。每車四骏,此遴會专委者,較寻常驛車多两馬,甚速,务不使舆會者失。
衆人呼驾者饮茶上酒,驛中自有饮馬整車者不提。
片刻,車馬整备,衆人收拾行装,約束幼童,鱼贯而上。
逸之車内七人,四人乃嘉陵旧識,另一為青原人氏,袁姓。其子袁野,头顶總角,虽略微認生,藏於父背,但其雙目烁烁,眉清目秀,機警過人。逸暗言,若有及第者,必此子哉。邃笑言:“吾覌小郎君鐘靈毓秀,此行必得所願,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也。”
袁姓漢子咧嘴一笑:“谢小先生吉言!不知小先生此行,意欲為何?”
嘉陵之人皆笑:“逸哥儿不過二八,虽已超龄,但天赋過人,今随我等赴遴选,若入得仙家法目,亦是美事一桩。”嘉陵之人早已認定,逸乃仙人,受劫而遗,却得劉逸嘱咐,不得传言。故出此早已議定之言。然後話鋒一转,“然小先生之称,妙极!妙极!老袁不愧讀書人传家,言語强過我等粗人數倍,逸哥儿也当得小先生之称。妙极!妙极!”
袁姓漢子道:“小先生氣度非凡,想必亦是饱讀诗書,犬子顽劣,可得小先生提点?”
劉逸忙摆手:“提点二字不敢当,若君信之,且舆令郎游戯一二。”
袁姓漢子将孩童推将至身前,“小先生氣度沉稳,虽稍長二三嵗,却勝汝许多,好生受教!”
另两个嘉陵幼童亦是被父辈拉扯至跟前,三子於逸前站於一排。
稍長二三嵗?劉逸心中喟叹,怕是稍長二三十嵗矣……講甚?十龄童其思甚敏,天馬行空,其言常令人哭笑不得,其性四周皆奇之,凡事皆跃跃欲试……講理?则束其思矣;講德?此言传身敎也;讀書識字?舆此不适焉;講數术?此可以為,寓敎於樂乎?
劉逸微微一笑,“吾虽年長,不過二三,皆同龄者,不必如此紧張,只当游戯若何?”
見三子面色略有放松,才継續。
“可會數數?”
三子皆言會,其中以嘉陵一子為甚,扬言随其父猎兽,曾數至五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