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因果(2 / 3)
在这样的边境态势下,辽国内部滋生了很多战争情报组织。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量边民靠着在战线上走私情报和偷渡两国禁运品来维系基本生活。
或许,这些走私者为了自身安全,还会修炼武技,甚至打造简易兵器和轻制皮甲。
但从檀渊之盟签订开始,这部分边民的财路就断了,迫于无奈,他们只能成为农民,在长时间的耕种中失去了原本保命的技艺。
这时,丁谓有些感慨地讲起了他和宰相寇准的相识相知。
寇准为人非常喜欢推荐贤才,也不知道是跟哪个吕蒙正学来的,但却没学得人家的肚量。
对于丁谓的才能,起初寇准非常赏识,但李沆却对丁谓的钻营媚上十分不齿,屡屡在寇准面前诋毁丁谓。
柳铭章自然知道,有些话说得多了,是个人也会心生反感。
就像一千年后那个时代,一旦丈母娘不喜欢儿媳妇,一哭二闹三上吊,儿子跟儿媳感情再好最终也得分了。
于是在一次部门宴会中,寇准喝汤不慎洒了一点汤汁到自己胡须上,丁谓看到上司出状况,连忙上前要为他整理妆容。
不料寇准却当着众人的面,怒斥丁谓媚上,把一个原本是下属好心的举动变成了大型尴尬现场。
要命的是这话从宰相寇准的嘴里说出,导致许多官员在心里也对丁谓生出了想法,纷纷带上了有色眼镜。
“溜须拍马”中的“溜须”典故,也正是出自寇准和丁谓的真实案例,让丁谓得以名垂青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溜须”一度和“龙阳”、“断袖”、“分桃”并称四大。
即便丁谓有了四个儿子,也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反而是活了一辈子连个儿子都没有,后来靠着兄弟过继延续香火的寇准,在世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纯·爷们。
历史往往就是这么奇怪。
也正是在这样的歧视中,成功让丁谓对寇准心生怨念,让他认定只要一天不铲除寇准一系的官员,自己便不会有出头之日。
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日种者是。”
可惜了寇准这个伯乐,没有对丁谓循循善诱。
否则以丁谓的能力,高含金量的土木工程学外加24k纯钻的财务会计学,在吟诗作对上和寇准可谓一时瑜亮,在施政上还颇为务实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