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宋朝的生活(上)(1 / 3)
拿到寇准亲笔所书的推荐信后,柳铭章也不知道怀揣着怎样的心情走下的茶楼,说书先生早在楼下等了许久。
但当柳铭章来到说书先生桌前时,竟然看到先生在奋笔疾书,用一手工整的小楷将他先前讲的《狄公案》第一回两千多字全部默写了出来。
发到看着这一卷绢布上同样秀丽的字体,柳铭章不禁感叹这些个古代人也太牛了。
这时说书先生将手中毛笔放在笔山上,起身向柳铭章作揖行礼道:“公子这则讲得太好,如蒙不弃,在下愿向公子学讲这《狄公断案》。”
见茶楼小厮还在清点打赏钱银,柳铭章下意识摸了摸他塞在腰带里的那枚从王钦若那里淘来的金锭子还在不在,确认依旧在腰间以后,用了颇具江湖习气的礼敬略一抱拳道:“客气客气,先生如何称呼?”
“在下李东平,颍昌人士,来这开封也有十年了,说书这么些年,也不过为了混口饭吃,公子可知适才讲那一则,所得赏银足够李某讲上半年的。”说书先生不由得心生敬意道。
柳铭章暗笑,心道小爷我生于二十一世纪,看过的野史小说不知凡几,要不是还没到南宋,真想把《说岳全传》也掏出来讲上一回。
暗暗得意了一阵,嘴上连忙加上一通商业互吹道:
“李兄其实讲得不错,就是故事少了些。今日实在不巧,在下还要领了赏银到布庄置办一身行头,至于这《狄公案》,改日若有空闲,柳某定会来这茶楼,借李兄茶室再讲一回。”
等到赏银清点完毕,柳铭章发现他获得的那部分竟然有将近六十两之多,当然,可不能把王钦若那锭金锭子计算进去,毕竟那是人家亮明了宰相身份亲手相赠,就是借茶楼掌柜一颗雄心豹子胆也不敢恬着脸上来分润。
待到把小厮奉上的钱袋子拿在手中时,柳铭章才接过手便觉得沉甸甸的,随手将十余两碎银给了李东平后,又挑出了那些金锭另外收藏,这时柳铭章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茶楼,就连那根破竹竿都忘了拿。
不过想来也是,说书都赚了五六十两的纹银,还要那乞讨的竹竿来做甚?
说起来,柳铭章对宋朝的货币还是很有概念的。
根据《宋史》记载,宋代早年一斤为64克,分成16两,每一两为4克。
至于钱币,因为当时铜的产量极度低下,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便开始铸造铁钱,铁钱和铜钱之间在各时期、各地区存在略微浮动的兑换汇率。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家趋于稳定后,老百姓都很适应使用铁钱来进行商品交易。
虽然官方规定的钱银兑换比率是铜钱1文一两白银、铁钱2文一两白银,但受限于实际铜铁产量的影响,宋朝银钱兑换汇率一直存在波动。
其中铜钱因为产量比铁钱低,而且使用范围也没有铁钱那么广,加上某些特殊原因,汇率一直比较高,和铁钱具体汇率大致为一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