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唾弃(2 / 3)
“赶紧进去吧,别误了学礼的时辰。”在旁的焯兄一脸不耐烦地打断了三人的对话,转头走进了棂星门。
柳铭章对于各家学派的师生礼数略有耳闻,通常学生会在晨起时来到学馆,由学生向老先生以及墙上挂着的先师先圣行完一通可以被称之为繁文缛节的礼数,然后再由老先生给台下一众学子们讲历代圣贤的语录。
正常来讲,科举的乡试会试甚至殿试想要通过这样的讲经来实现中榜及第是不太现实的。
真正得中状元的学子需要自行研读大量的课外书,比如各朝断代史,编年史,诸子百家,以求做到博览各家所长,这样才能对现实的治理问题做出精辟的回答,绝不是只读六经。
只可惜大量学子并不明白这最简单的道理,又或者说他们家里的藏书不足,经济条件只能供得起他们研读六经,直接导致这类学子很难及第,继而耽误了大好的青春。
看到几位老兄走远,柳铭章装模作样地跟着大批学子的脚步跨过了棂星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侧石碑林,这里算是一个露天的展厅。
随着脚步愈行愈深,身旁走在一起的学子也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在文庙中瞎逛。
目前这里的学馆还属于半官办半私营的规模,北宋的太学要等到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才彻底成为官办学校,因为缺少朝廷派下的官员做主讲,在一通繁文缛节过后的讲堂里,柳铭章始终找不到一个合乎心意的先生,走了许久,心中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传出一位先生的吟读,柳铭章循声望去,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先生正手持书卷,对堂下十多个学子念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我呸!照本宣读,是欺你面前学生都买不起书吗?”正经过堂外的柳铭章一脸生无可恋道:
“唉!不过也比那万恶的朱夫子拉虎皮做大旗、彻底歪曲孔子儒家思想要好得多。”
堂内先生听到门外响动,顿时停了下来,询问道:“何人在门外唾弃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