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抽丝剥茧(2 / 2)
但瞎子都知道这老头家徒四壁,除了铁制农具以外连耕牛都不多一头,劫杀的分析显然不成立。
再者就是从行凶者的手段上来说,多半不是什么流窜惯犯,更不可能是职业杀手,而这些证据更加证实了柳铭章心中的看法。
他觉得,这应该就是一起地主阶级对张老汉家中土地动起了心思,于是找上一个恶奴,想要向其购买土地被张老汉拒绝,恶奴在无法交差下恼羞成怒对其动手。
只不过,直到这一刻,柳铭章依然不明白当时崔判官在询问张老汉时,张老汉为什么先点了头然后又摇头。
当时崔判官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问的明明是“有没有看清对方的长相”,但后来自己离开后,崔判官得到的问讯笔录居然写了对方是个蒙面人,这就显得十分奇怪。
带着这个疑惑,柳铭章凝望着房中的莹莹烛火良久,突然感觉脑海中闪过一道光,伴随这道光到来的,或许还有些许苦涩,应该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悲伤难过的故事在他脑海中就此生成。
正当他有所思虑的时候,一旁的崔判官终于忍不住问道:
“适才柳参军说知悉了案件的起因,如今能否给我等分析此案?”
看到崔判官发问,柳铭章又开始犹豫了起来,因为眼下还有最后一个疑惑他还没有解开。
根据宋太祖赵匡胤颁布的《宋刑统》,按照盗窃杀人罪来判定的话,不管受害者是否身死,参与谋划的人都会充军流放三年。
若是受害者受伤未死,行凶者会被处以绞刑,受害者身死的话,行凶者则是直接问斩。
这疑惑便是张老汉在被崔判官询问是否看清行凶者长相的时候,张老汉犹豫了。
虽然不是特别明显,但他确实犹豫了。
那么根据柳铭章的脑补,这名凶手犯的罪将不是盗窃伤人,而是“恶逆”。
这项罪名在古代别列为“十恶”,即便是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也不会被赦免。
若真像他想的那样,那这桩案子不管怎么判,最终的受益人都将是幕后谋划这一切的地主阶级。
想到这里,柳铭章忍住了一切想要装逼的冲动,对着在场诸人躬身行礼道:
“如今看来此案疑点颇多,实在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开的,铭章因年轻气盛多出谬语,若有冒犯还望诸位前辈海涵。”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谦虚致歉,崔判官欲言又止,孟若虚则若有所思,倒是易捕头哈哈一笑,连连称赞柳铭章年轻有为还识大体。
村长看了看在场的诸位公门老爷,想到这一宿多半要在此留宿,如今正值秋高夜风凉,只好让人多准备些被褥,再拿些炭火出来熬煮些姜糖水……
眼下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告退离去后,只留下在场几人在厅堂内各自一角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