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美国拍摄(1 / 2)
1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13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因在资产价格实证分析领域的成就,获得2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个结果在国内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毕竟尤金法玛、罗伯特-席勒这些名字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陌生。不过学经济的人看到这个结果非常吃惊,因为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理论和罗伯特-席勒的行为经济学是矛盾的,谁也没想到他们能同时获奖。
金陵大学商学院院长张长荣的感受跟其他人不同,陷入极度狂喜之中。
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尤金法玛的获奖理由中,专门提到了三因子模型,他们认为这是金融学二十年来,最重要的成功之一。而自己的学生方致远的五因子模型正在向尤金法玛的三因子模型发起挑战,完全有可能取代三因子模型。
一位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大师,他的重要研究成功被自己的学生取代,到时候不但整个国内经济学界会目瞪口呆,就算世界经济学界都会为之侧目。
自己作为方致远的老师,在国内经济学界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张长荣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拨通了方致远的电话:“致远,你看新闻没有,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出来了!有三位经济学家获奖,其中一个是尤金法玛。获奖词专门提到了三因子模型,说这是近二十年来金融领域最大的发现之一呢!等你的论文发表后,经济学界肯定极度震惊!因为你的研究有可能取代一位诺贝尔获奖者的成果!”
方致远当初选三因子模型就是知道尤金法玛即将获得诺贝尔奖,他就是希望用取代诺贝尔奖研究成果的噱头,将自己塑造成巴菲特那样的股神,进而从金融市场募集更多的资金。
听到尤金法玛获奖,他并没有觉得意外,非常冷静地道:“论文还没有发呢,到底能不能取代尤金法玛的模型还真不好说,毕竟他现在是诺奖获奖者,影响更大了,能量也更大了。”
张长荣见方致远如此冷静,心中不禁暗暗称奇,我这个学生真不是一般人,这份沉稳、这份冷静是很多老教授都不具备的,难怪他能够搞出五因子模型来。他呵呵笑道:“要想取代三因子模型确实不容易,但事在人为嘛!论文改得怎么样了?”
“最近比较忙,改得比较慢,估计要12月才会把文章发给jf。”
“不要着急,慢慢改就是了。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给我说。我虽然不是搞资产定价的,但我们学校有很多搞这个的,他们非常愿意给你打下手。”
“我知道,要是需要帮忙,我肯定给你打电话。”
刚刚挂掉电话,张长荣的手机又响了起来。他拿起一看,是李保国打来的。李保国打电话过来不可能是因为别的,肯定是因为尤金法玛和方致远。他真的无比庆幸,方致远是经济学院的,要是当初直接找李保国,那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想到李保国郁闷的样子,他说不出的开心:“老李,这么晚给我打电话,有什么事吗?”
方致远接到张长荣电话时候,正在收拾行李。成年林一国内戏份已经拍完,接下来剧组将前往美国费城和纽约拍摄。剧组已经为方致远他们订好机票,明天下午就会飞往纽约。
剧组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到美国拍戏,毕竟是到异国他乡拍摄,人生地不熟,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意外,大家都有些紧张;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好来坞电影席卷全世界,能到美国拍摄,大家又充满期待。
其中紧张的无疑是郭凡,他知道国内拍电影和在美国拍电影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根本不能按照国内的习惯来。上飞机之后,他就将剧组的拍摄计划拿出来,在脑子里不断思考应该怎么拍,遇到问题该怎么处理。
方致远倒不紧张,毕竟在美国留过学,他读研的哥伦比亚大学就在纽约。不过他在美国的时候并没有拍过电影,更没有跟美国电影人合作过。这次到美国拍摄,必然会与美国电影人接触,他对美国电影工业体系充满好奇。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剧组顺利抵达纽约。剧组在美国主要拍林一刚到美国,在费城的部分,已经三十岁后在纽约的部分。由于纽约部分林一是留有胡须的,必须拍完纽约部分,剃掉方致远的胡须再拍费城部分。
方致远一行拖着行礼,来到出站口,便看到杜洋和带着两位工作人员,举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同桌的你剧组”。众人见状,赶忙拖着行礼走了过去。
简单寒暄过后,杜洋带着众人出了机场,上了剧组的大巴,前往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