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筐中人头四-娘(2 / 3)
他们走后,闫贵娘叹气:要是只靠着箍桶攒钱,只怕到年底也未必够你回家的路费啊!何况,家里还欠着外债呢?
那年的柴云虽只有十七岁,却听得懂闫贵娘的弦外之音,她诉苦是真,想让自己留下做儿媳的心更真。
柴云没有和闫贵说实话。
柴云的父亲柴培基是后周宗室的族亲,先帝赵匡胤夺取江山后,对后周宗室还算厚待。
柴培基及家人一直居住在京城北郊,生活富足闲适,那年的柴云年方四岁。
后来柴培基因学识渊博也常成为先帝的座上宾与之谈古论今,有时也会聊些京城里的事情。也许正是因为自觉得到太祖皇帝的信任,本就不谙官场深浅的柴培基有些飘飘然。
两年前,南唐被灭,后主李煜去处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向宋纳贡。
柴培基一向喜读李煜诗作,爱重他的才情,没少在太祖面前替李煜美言,希望让李煜留在江南,虽国灭,还能有栖身之地。
这却触了赵光义的逆鳞,他心心念念想攻入金陵,将李后主掳入京城,听闻皇兄似有采纳柴培基建议的意思,便恨毒了他。
终于,两年前的夏季,赵光义找了个借口把柴培基一家逐出京城前往房州。
幼稚的柴培基以为太宗得知此信后必会留下自己,出京城时让马车停顿了七次,却始终没有得到太宗挽留的圣命。
到了房州不久,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均大幅度下降的状况令柴培基郁郁寡欢,不久就病死了。
他一死,房州地方官员更加不待见这个被赵光义所不容的后周族亲,家里接连被盗,还遭认为纵火一次,那次大火,烧死了娘和兄嫂。
祖母遣散了奴仆,仅留下了她的陪嫁丫头,柴云称作姑奶的那个只比祖母小两岁,无处可去的老人在身边为伴,两位老人带着十六岁的柴云住在残存的半个院落里凄惶度日。
半年后,房州一官员欲纳柴云做妾,祖母探听出那个官员性格暴虐,死于他手的妾室已有两人,便一再以种种借口拖延。
终于,再没有拖延的机会时,祖母和姑奶把各自的首饰全部摘下交给柴云,让她贴身藏好连夜逃离房州回京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