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这是什么曲子?(1 / 3)
音乐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其独特的魅力与无限的包容性。
据说最初音乐的产生是古时人们劳作所喊的号子演变而来,一直到二十世纪很多地方都还依然保持着劳作喊号子的习惯。
徐经小时候就曾在乡下看过那些采石工人抬石头,喊出来的号子就如同唱歌一般抑扬顿挫,似乎能让人瞬间充满力气,同时也让所有人保持统一的步调,不至于在干重活的时候受伤。
也有人说音乐是为了发泄和表达情绪而产生的,《礼记·乐记》中就提到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后来文字与符号出现之后,人们就尝试着将音乐记录下来,“诗歌”也就诞生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经》就是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的优秀诗歌。即使过了几千年,原本的音调唱法都已经失传,文字与其所描述的意境却依旧保留了下来。
后来逐渐演变出了唐诗、宋词,文字的运用更是达到了巅峰。可不管怎么变,都依旧保持着特有的格律。
甚至古人在写一些文字长篇的时候,都潜移默化之中保持着诗词特有的文字韵律,现代考验还有流行歌曲的歌词都还有押韵呢。
这就是汉文字所承载的独特魅力,根本不是一串字母的排列组合能够比拟的。
很多文人在精通诗词的同时,也对音律有着独特的喜爱,毕竟几千年前诗词歌赋是一体的。
而现代音乐则更加注重曲调旋律,可以说是被玩出了花儿,将音乐原本煽动情绪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即使是没有任何词的纯音乐,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人产生共鸣。
没办法,古人们已经把文字玩到了极致,再也无法超越,就只能在曲调和节奏旋律上下功夫了。
就比如现在,虽然若琴所演奏的乐曲风格是在场众人都没有听过的,却依旧被其深深吸引。
唐寅端着一杯酒,似乎原本是想喝的,现在却没有了动静。他双眼有些失神,细细聆听着这首古筝曲子。
在某一个变奏的音调处,一滴清亮的泪水竟然莫名其妙的就滴落了下来。
周围的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这首曲子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很好听也很新颖,却还不至于让人落泪。可当曲调一遍又一遍循环变奏,最终回到基调之后,内心之中的情绪也仿佛这首曲子一样被不断堆叠累积,最后终于绷不住了。
一直到眼泪沿着脸庞滑落,河畔的风吹过来,感受到丝丝冰凉,众人才突然转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