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医馆救治(1 / 3)
“小姐!”
蒙涌承和几个公人迎上去,先向李梦娟打声招呼,然后才把目光投向李渭河。
李渭河可不纠结女儿话的真假,向前方睨了一眼,众百姓和门子们正在条阶上推搡着,想着只要稳住百姓,延长一些时间就好,便轻咳一声,对蒙通判道:“娟娟带了一些珍贵药膏,你带着几个差役协助她救助看看,先把百姓支棱开,这样老夫才能腾出人调查这事。”
“街坊们,小女娟娟已经带了救急的药膏来帮助大家了,大家先同她去救治家人,老夫定会在此期间给出一个满意答复的。”
李渭河眼见众百姓又开始闹腾起来,手掌指向女儿,声若洪钟,提足了气将药膏说了一遍。
众百姓将李渭河的话都听在耳中,待府尊说完后,马上乱哄哄地答应着,举手叫好道:“好,我们相信李大人,既然大人都把女儿推出来了,老汉们也不是不识好歹的刁民,马上就离开这里。”
一众人又喧哗了一会儿,几个胆大的百姓先打头带路,蒙通判几个公人已经得到府尊的命令,那自然也是备好车马跟着去了。
李梦娟得到父亲大人的允可,眉眼笑成了一线,一双葡萄大眼弯成了月牙儿,一步三摇地上了马车,陈木向李渭河作了一揖,也跳上了车去。
“天逸馆”是武昌府最大的一家医馆,平时进出的都是达官贵人,因为当时医疗业尚不发达,寻常百姓有了病,大都是自己采了些草药熬了吃,顶多患上了重症,找个赤脚郎中把把脉,开个野方子了,而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患上了重疾,就只能燃燃香,拜拜佛了。
达官贵人有自己的田产、商铺,可以支付得起巨额药费,因此较之街坊百姓采野药、找赤医,他们更喜欢到城中医馆除去病症。
医馆这物,衙门肯定不愿商贾把持着,因为当时的名医大夫极其有限,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只要一患流行性病症,不等商贾反应,公人们就先掌握了医馆的经营,京城如此、边镇如此,在地方府治,同样如此。
宋初的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担任“知州”时就曾主事过收容病患的医馆“安济坊”,免费为染病的百姓看病、施药,而当时的奸相蔡京,在时任皇帝赵佶的支持下更是从头到尾参与了医馆的兴建与主事一事。
“天逸馆”很奢华,虽只有一层,却是装潢极讲究,地板是上好楠木铺设的,两边壁柜点着檀香,香气萦绕,顶上挂着几个宫灯,白天香烛未燃,依是隐隐看出里边蕴含的奢靡之风。
这奢华的医馆陈设虽讲究,馆中间却是一片空阔,平时放置的一扇扇屏风消失不见,里面的床榻也挪了开去,换做了短短小小贴地而铺的竹席子,密密麻麻,较之床榻的数量几倍的多。
竹席子上边也是密密麻麻,躺着、坐着,趴着、乃至站着的,形态各异,千奇百怪,这些都是中毒而病的人。
中毒的百姓席地看诊时都很乖巧,只是哪个人中毒太深了,莫名地、突然地又晕了过去,便会引起一阵骚动,等到大夫急匆匆跑来,翻翻眼、摸摸头、把把脉、一番功夫下来,确认无事后,才又消停了过去。
陈木驾着马车随着公人百姓们赶到了“天逸馆”,下车进了馆内,便有一阵浓浓的药香扑面而来,馆内目光逡巡着,浓香的来源都是席上之人,中毒的人比他预想的还多。
这时掌柜带着几个维持医馆秩序的小厮走来。大声喊道:“你们是何人,跑到这来,难道不知这是医馆,闲人免进么?”
众人很多进了医馆大门,吃皇粮的几个公人,没敢越前而居,倒是乖乖立在小姐身后,陈木和李梦娟的位置便很靠前,在众人最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