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倭马亚王朝(1 / 1)
虽然穆阿维叶是逊尼派的代表,但是他成为了第五任哈里发之后,开始着手谋求倭马亚家族的世袭制,虽然世袭制在逊尼派眼中就是个笑话,但如果假设每一任世袭的倭马亚家族哈里发都是最德高望重的能者,这好像也没有什么毛病。
但是倭马亚王朝有一个先天不足的地方,那就是麦加倭马亚家族一开始是强烈反抗和打压穆罕默德的,只不过后来迫于形势才不得不皈依伊si兰教而已,所以倭马亚家族的掌权其实并不得人心,从661年建立政权到75年被阿拔斯家族推翻的9年间,什叶派和哈利瓦及派就一直反抗倭马亚家族的统治。
穆阿维叶死后,将哈里发之位传给了儿子叶齐德,这令很多还没适应世袭制的穆si林感到十分不适。什叶派在哈桑死后,另立阿里的次子候赛因为哈里发,但是候赛因在前往库发的路上遭遇倭马亚军队,候赛因当场战死,连头颅也被割下送去大马士革。候赛因被杀这一天是伊si斯兰历1月1日,这一日后来被什叶派定为阿苏拉节,以此来纪念和哀悼候赛因被杀。
叶齐德死后,其子穆阿维叶二世继位,但是仅过三个月就得了瘟疫去世,没有留下子嗣。倭马亚王朝由穆阿维叶二世的堂叔麦尔旺继位。麦尔旺一年后也去世了,他的儿子马立克继位。
马立克继位时,国内各个派系纷纷反叛闹独立,什叶派就是其中的反叛代表。什叶派教徒甚至将领袖称呼从“哈里发”改为“伊玛目”,至今伊朗的国教就是什叶派中的十二伊玛目派。
马利克能力十分强,将反叛势力逐个消灭,阿拉伯国内政治趋于稳定。接着,马利克又开始四处出击。在东面战场,倭马亚军队先后征服了阿富汗、撒尔马罕、花拉子模和印度河流域等地,中亚和印度大量的佛教徒被迫改信伊si兰教。在西面战场,倭马亚军队从埃及和利比亚出发,先后征服了突尼斯和摩洛哥地区,接着跨过直布罗陀登上伊比利亚半岛,征服西哥特王国,然后再跨过比利牛斯山脉深入欧洲腹地,直至被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打败,西线军才停止征伐。
伴随着倭马亚帝国的版图越来越大,马立克做了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将阿拉伯语定为帝国的国语,加强了帝国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帝国内各名民族朝着阿拉伯化和伊si兰化的方向发展。
马立克的儿子瓦立德继位后,倭马亚帝国的疆域到达顶峰,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大西洋,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疆域有126万平方公里,人口44万。
倭马亚王朝将帝国的居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阿拉伯人;第二等级为改信伊si兰教的异族人,被称作“麦瓦利”,麦瓦利虽然没有特权,但是不用交税;第三等级为异族人,需要缴纳人头税和土地税;第四等级为奴隶,基本由战俘组成。
倭马亚后期的王室开始穷奢极欲,除了加大对异教徒和奴隶的剥削之外,原来不用交税的麦瓦利也开始需要交税了,这引起了改信伊si兰教的穆斯林的强烈不满。正是对麦瓦利开始征收税收的自掘坟墓的政策直接导致了整个倭马亚王朝的覆灭。
公元747年,一个名叫阿布·穆斯林的麦瓦利波斯人,以减轻赋税的口号,在波斯东部呼罗珊地区发动了对倭马亚王朝的起义,史称“呼罗珊起义”。犹如星星之火,呼罗珊起义迅速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支持,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叛暴动从帝国东部开始蔓延。
一直没有真正接受倭马亚王朝统治的什叶派穆斯林以库发为基地,在伊拉克和波斯等地开始造势宣传,其中有一个叫阿拔斯家族的势力公开宣称自己是穆si林世界的救世主,指责倭马亚家族窃取了哈里发的职权。
阿拔斯家族的族长阿布·阿拔斯是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玄孙,属于哈希姆家族的血脉。虽然阿拔斯不是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但是起码与穆罕默德同宗同源,大量的波斯什叶派穆斯林加入了阿拔斯阵营。正是由于什叶派波斯人的帮助,阿拔斯家族起义军一路轻松地长驱直入,在公元75年攻入大马士革,捕杀了倭马亚家族的末代哈里发麦尔旺二世,从而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家族的旗帜崇尚黑色,中国史籍称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为“黑衣大食”。阿布·阿拔斯继位后,将倭马亚家族的成员斩尽杀绝,唯独逃跑了一个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
阿卜杜勒·拉赫曼一路向西逃跑,最后逃到了西班牙,于756年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阿卜杜勒·拉赫曼以科尔多瓦为中心统治着伊比利亚半岛的广大地区,后倭马亚王朝统治了西班牙地区276年的时间,成为了当时欧洲重要的伊si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