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请求(1 / 10)
和陈希约好见面的“熙街”位于学校西门外,步行约5分钟,是一片以服务大学生为主的复古风格的商业区。虽说风格是“复古”,但其建筑却完全是近几年作为大学城配套新建的,类似于同时期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各类特色“古镇”,逛来逛去却都在售卖全国人民都在吃的几种小吃。
但熙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短短的几条街里挤满了酒吧、咖啡馆、vr游戏馆、桌游、密室逃脱等年轻人爱去的场所,把握到这一点,让它大受欢迎。每天大概从下午6点钟开始,这里便挤满了形形色色的大学生,结束了一天课程后的学子们在这里自由地支配着自己的韶华。一时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熙街”这个名字可谓是取得恰到好处。
只是,钟凡因光顾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
喜欢来这儿的人,要么有很多同性朋友,大家一起谈天说地不亦乐乎,要么交往了异性朋友,公开场所秀秀恩爱也是硬性需求。而像钟凡因这样两者皆无的人,来这里未免显得更加孤独。即使他已经习惯了孤独,也不在意一个人独自做任何事时别人的眼光,他也没动力特意跑到人群里显示自己的不同。
入学第二学期了,他依然把自己包裹在隔绝的小世界里,即使是和室友也尽量少接触。他这个小世界里异常寒冷,似乎有无数把刺向外部世界的尖利冰锥,任谁都无法靠近。
如果不是被那个女孩子不由分说地约在校外,他可能再也不会去逛那条街吧?上次去那里,还是去一家书店淘一本旧书?大概两个月前?钟凡因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掏出手机导航到和她约好的那家“波西米亚咖啡馆”。对于这家咖啡馆的位置,他更是一无所知。
从早上开始补觉直到下午2点,按理说,睡眠时长也超过了成年人所需,但不在正常时间段内进行的休息,即使时间再长,睡醒后人的大脑仍然会有一种懵懵的感觉。这种感觉,熬过夜补过觉的人可能会了解。
在这种熟悉的“睡够”但没“睡醒”的状态下醒来后,一段不熟悉的记忆——有关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在大脑里回忆开来。
就好比,同样是你在一样的房间、一样的床、一样的枕头上醒来,一切和往常相比都没有变,但是你的大脑却很快提醒:一切都已经变了。
钟凡因支撑自己从床上起来,先去学校的“一卡通”窗口补办了一张校园卡,既然还有一年的时间,那么每天吃饭的流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接着在食堂给自己补上了一顿“早午餐”,这种作息,钟凡因已经习惯了,他喜欢在这个时间点空旷的食堂里吃饭,这让他想起以前上初中时爸妈带他去九寨沟玩的一次经历。那个时候这个景区刚经历一次自然灾害不久,许多湖泊等景点正在自我恢复,绚丽的色彩虽然打了一些折扣,但游人也因此大大减少,让他产生了一种天地之间任我行的感觉。就像是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的“即使身处最惨烈的战争中,你仍然可以惊讶的发现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依旧平静,想到这里往往让我感到欣慰。”他喜欢这种感觉,这也是他为数不多仍旧喜欢的感觉之一。
百无聊赖的挨过“早午餐”后的时光,终于到了和陈希约好该出发的时间,他便按照导航的指引启程。
路边的运动场上,几个帅气的学生在打篮球,看上去像体育老师的中年男子正在示范如何以正确的姿势发网球。这正是被高中老师无限次许诺过的“上了大学后的生活”吧。
他想到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他所在的考场,最后一门考完后,一位同学默默打开书包,接着忽然将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参考书和复习资料撕得粉碎,在同学们目瞪口呆的眼光中,大喊着“再见!”将纸屑从四楼走廊扬得如雪花一般。他的这一举动很快得到周围人的响应,大家纷纷加入。
钟凡因当时只是看着,旁边的一位认识的同学没话找话问他:“要不要我帮你撕书?”
他笑了笑摇了摇头,回答:“不了,说不定我还要复读呢。”
是的,他必须要考上这所大学,这是他仅剩的不多的明确了的目标。根据他当时对自己发挥的评估,这个目标大概率是完成了,只是,他不需要撕书这样宣泄式的举动来告别过去迎接未来。
这样想着、走着,很快耳机传来导航自动退出的声音:“目的地在您当前位置左方,本次导航结束。”
左侧的“波西米亚咖啡馆”,在整条街爵士背景音乐的映衬下散发一种异域情调,钟凡因只一打量,那个女孩子的脸就这样突然出现在靠街边橱窗的玻璃后面。
好像在电影里很少见到女生比男生先到的场景。透过橱窗,钟凡因这次清晰的看到了女孩子那完美的下颌弧线、精致搭配的五官。他下意识认为,即便她就这样随意地坐在这里几分钟,应该也能收到不少的搭讪吧。
推开门走进去,钟凡因不算是拥有勇气搭讪的人,他只是和对方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