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欧洲与中国(1 / 5)
稍歇,向北往巴黎进发。这一程,季行没走大路,一直在小路上,周围都是农田,姑且称之为农田,种的是葡萄、牧草、小麦、燕麦、向日葵和薰衣草,葡萄是酿酒的原料,牧草是畜牧业的饲料,小麦燕麦是口粮,向日葵是榨油的原料,而薰衣草,则是精油、香水、肥皂、酿酒的香料。这里是普罗旺斯地区,气温温和,不似意大利那么炎热,葡萄园看起来比意大利的农村要少了一点。季行俩人开开停停,经过有点特色的小镇就去逛一逛,逛逛小镇上的小店,看看私人的各种博物馆。亦或路上也会看到酒庄的指示牌,倒也不是每处都去,但有时间,去看看也是好的。
黄昏的时候,季行把车停在田园路的边上,后备箱里搬下两只箱子当凳子,和黄维一起坐在田边。
“坐半个小时,感受一下。”季行说。
这是很大地一片薰衣草田,远处应该是牧草地,第一茬地牧草已经开始收割,一卷卷的干草零散地洒落在地里。薰衣草正是开放的季节,满眼的紫红色,衬托着傍晚的火烧云,将满眼都填满了色彩。
“我小时候听贝多芬的《田园》,老师给我们讲解音乐中的田园、乡村和农民。而那时我脑子里都是我们江南的水田、茶山、溪流、灌木、鸡叫狗叫,和指甲缝里嵌着泥土的农民。后来看到这里,才知道原来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丰腴的土地,但这里的土地需要养活的人要少得多,所以他们可以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养更多的牛,酿更多的酒,人也更加干净。”
黄维望着这绚丽的景色,感叹道:“我现在理解欧洲为什么出现的是油画,而中国出现的是水墨画。水墨怎么可能画出这样的风景?而同样,油画又怎么画得出江南的雾气朦胧?我们经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就发现山上很少雾气,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乡间,即使河流不少,也不见有什么雾,能见度一直很高。而在我们江浙,哪怕很矮的山,清晨和黄昏也会云雾笼罩,至于远处,则一定是朦朦胧胧。”
“我一个学油画的朋友跟我说,油画入门不难,难的是调色,颜料总是有限,但要绘出自然界的色彩的层次,调色是很难的。中国国画,则是不管颜色,尽管也有墨有五色的说法,但墨能渲染,在墨色的过渡形式上,要丰富得多。其实西方也有渲染的技法,比如水彩,但水彩的表现能力,终究是比国画差了许多。”
“其实江浙前两个月,也是油菜开花的季节,也是色彩很丰富的景色,只是好像水墨画中,就从来没有见过画油菜田的。油菜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黄维问。
“如果我说中国是油菜的发源地你信不信?”季行问道?
“信,你说的我都信。只是好像玉米、土豆、棉花之类,都是后来引入的作物。”
“《吕氏春秋》中有:菜之美者,阳华之芸。阳华就是吴越一带,芸就是油菜。所以至少战国就大面积种植油菜了,而且其景色和今天的油菜田应该相差无几,否则何以称美。只是在国画中,从来没有表现过,应该就是没有彩色颜料的原因,或者说,受技术的限制。”
“可惜!”黄维叹道。
从马赛到巴黎,季行足足停泊了两夜,只是在乡间小路走,入小镇,进酒庄,季行说,从法国南部到巴黎,如果不多花点时间欣赏这一路的美景,法国就算白来了。
第二天,他们又进入了一家酒庄,除了窖藏葡萄酒外,还有蜂蜜酿造的酒,有加入薰衣草香料的葡萄酒,用小杯品尝了几种酒后,黄维又想购买一瓶,季行连忙阻止道:
“你已经先后买了四瓶了,我们两个免税额就只能带四瓶酒。我不阻止你买酒,就是这些酒庄的酒不算贵,味道么,我不懂的,你觉得可以就行。其实呢,葡萄酒在古罗马就是一种饮料,原本酒精度数也很低,相当于略有发酵的葡萄汁。法国的品牌最响,十大酒庄的酒花样繁多。我有个中学同学,女生,喜欢喝葡萄酒的,她大学去了澳大利亚,毕业后在美国生活。她跟我说,实际上好酒很多国家都有,西班牙的葡萄酒、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智利的葡萄酒都很好,一般在北美酒专卖店里,包括法国葡萄酒,也就十几到四十几刀。”
“所以超过4欧元的葡萄酒你就阻止我买?”黄维笑道。
“你知道我不喝酒的,我中学同学有个发了财的,大家聚会,大约也就一桌人到场,他带来两箱葡萄酒,比较好的那种。结果你猜怎样?居然不知道谁起的头,拿葡萄酒拼酒!两箱很快喝完,那同学只好快点让司机再拿两箱来。我个去,我算见识了,这么喝酒的。你买酒,也就算是带个土特产回去送送朋友,意思意思可以了。”
“我自己可是也喝酒的,这个酒太便宜了,没牌子,送人不体面,我自己不可以喝啊?”黄维瞪眼说到。
“我大学同学有次聚会,有位绍兴的同学,有点路子,带了4年的绍兴黄酒,和2年的法国葡萄酒。每桌两瓶黄酒两瓶葡萄酒,你猜怎么着?黄酒全部喝完时,一瓶葡萄酒还没起盖,一瓶起了盖但没喝掉多少,五六张桌子都是如此。我自己是不喝酒的,但那天偷偷喝了很多黄酒,真的好喝,建议你自己喝,可以喝黄酒,要高档点的。”
“啥牌子的?”黄维问。
“呃,这个倒不知道,大品牌的总归不错吧,古越龙山或会稽山?”季行顿觉后悔,一个不喝酒的人给喝酒的人建议,这实在有点外行指导内行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