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6)
【命运之轮】
桓帝驾崩,先帝无子,皇后问政,灵帝继位(这皇位不是他爹穿下来的,是家族里推荐的,难免会有外戚专权,这注定灵帝的波折之路)
167年冬,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临朝问政。桓帝无嗣,皇后之父窦武召见出身宗室的侍御史,问宗室中的谁比较贤明,推荐刘宏。皇后之父窦武遂入宫禀告皇后,皇后派高官迎接刘宏。
168年正月,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大将军窦武(皇后之父)参录尚书事,又因为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封官进爵,窦氏外戚权倾一时。(好戏开始,有权就要找事干,起码要报个仇吧!)
当时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九月,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尚书令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一日之内,宦官全胜)
这是第二次党锢之祸,大臣们依旧败了!但是这才是党锢之祸刚刚开始!
党锢之祸: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前后共发生过两次。
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党人被残酷镇压。后人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169年,也就是建安二年,东羌全部被平定,后来定西南,击鲜卑,平羌乱。(大汉军力还是很强盛的)
171年,刘宏行礼冠(成年礼),大赦天下。七月,立宋氏为皇后,但是宋皇后只活了六年就被太监诬陷废除,死于冷宫。
180年,南阳屠户的贵人何氏生育皇子刘辩,何氏被封为太后,父亲何真封为车骑将军,大哥何进也被招入朝廷。何氏家门荣极一时。
184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州郡失守,朝廷震动。刘宏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及中常侍吕强的建议下,宣布解除党锢(常侍吕强认为如果不解党锢,可能会逼迫党人与黄巾军勾结,刘宏这才宣布解除党锢。),组织官军平定叛乱。
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领的政府军剿灭各地黄巾军,刘宏为表天下安宁,于是改元中平(汉灵帝平定黄巾之乱)
但此后各地叛乱纷纷涌现。比如凉州叛乱,刺史战死。幽州叛乱,太守被杀,除了四方多难,统治集团内部也是暗潮涌动,如王芬试图拥立合肥侯、阎忠说服皇甫嵩自立等事件,但都无果而终。
看完简述你是否会疑惑!为啥宦官怎么厉害?这背后其实是站的灵帝。
据史料记载,刘宏在位二十年,是宦官在汉朝历史上最长的统治时期。宦官的编制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它们在刘宏在位时更是有增无已,刘宏更是突破常制一次便册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称“十常侍”。(12个人,不是10人)
刘宏甚至将中常侍张让与赵忠二人比作自己的父母,可见对宦官的依赖。不仅如此灵帝还特会赚钱——史称最会赚钱的皇帝。卖官鬻爵一事来说!
朝廷公开宣布可花钱买到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
看看这经商的才能,买官要花钱,买的人多了,官就不值钱了,为了保值,升官也要花钱。为了根据市场定价,买官还要先投标了,价高就中!奥对了,忘记说官价了,为了使得官价保值,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百倍,升迁交25年以上的官吏收入。这脑袋瓜子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