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防疫(1 / 3)
“说什么呢?让谁看孩子也不能找你啊,都给带野了!”
“哈哈哈,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你九弟呢。那还有什么事能找我啊?”
“今日大哥进宫面见父皇,请命去关中赈灾!父皇答应了,临走时让我来你这一趟,说是你对灾后百姓的安置以及防疫有研究,让我来向你请教。小九啊,没看出来,你这小脑袋里还有些正事?哈哈哈。来吧别藏私,帮大哥这个大忙,等回来时给你带些好玩的东西!”肃王祉淞道。
“是这事啊,上次去我母妃那用膳,碰巧父皇也在,父皇问到弟弟此事,正好弟弟闲来无事时看过一本古籍,上面记载了一些大灾过后防止疫病的策法。如果哥哥需要,弟弟肯定不会藏私,这也是利国利民之事了。”祉源正色道。
“没错,正是如此,关中大旱,田种庄稼十不存一,河流湖泊干涸断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哥哥闻之实在痛心,这可都是咱大燕子民啊!”祉淞痛心疾首道。
“皇兄大义!皇弟年幼无力,只能以自己有限的见解助皇兄一臂之力。这样,我将那古籍之上记载的内容写成小册子,这样方便皇兄用时拿出一看!哥哥稍待片刻。”闻肃王言,祉源感动莫名,对于有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国之亲王,实是大燕之幸,连忙起身向皇兄行礼道。
“好,去吧,哥哥在这等你!”
快步回到书房,将之前闲来无事之时写就的安置防疫措施小册子拿出来,打开细细检查,看看是否有遗漏。
发生大疫的原因主要有四类:一是气候反常,包括大水、大旱、奇热、奇寒等;二是动物活动异常,包括鼠害、蝗灾、蝇灾、蛾灾等;三是社会因素如战乱等;四是其他自然因素如陨石下落、海啸等。
古代中国的瘟疫不只是天花,古籍中记载的名头有数十种,如疫、疫气、疠气、疫疠、温热、天行、疠、瘥、大头瘟症、疾疫、大瘟、痘疹、痘疫、疙瘩瘟、羊毛瘟、疟疾、天花、番痧、螺痧、痧症、鼠疫、鼠瘘等。
瘟疫一旦爆发,靠人力主动扑灭,这在古代是极难的,可谓是灭顶之灾。综合古书记载,古人抗疫主要靠“防”、“治”、“助”。
中国人早在汉代就意识到,疫病“防”胜于“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从食物来源、气味、色泽、存放和污染等情况,科学地介绍了各种疫毒、致毒、致瘘等后果。
一旦疫灾爆发,官府和地方的乡绅会立即承担起灾民的安置工作:赈灾施粥、派送医药、疫病教育、机构救助等。一般来说,官府会在疫灾过后会减免疫区租赋、鼓励垦荒等,促进疫区经济的恢复和人口的稳定。
除了这些以外,祉源还在上面加上了自己前世经历过的防疫之种人们所采用的一些措施。比如口罩、酒精消毒、勤洗手、饮用烧开的水等,死去的人和动物尸体及时火化处理,防止天热尸体快速腐败滋生细菌,从而污染水源、食物、空气等。
在书房待了两盏茶的功夫,祉源这才走了出去。
“哥哥,这是弟弟抄录的古籍上的一些记载,还有弟弟的一些见解,希望哥哥能用上。”祉源将册子双手奉于肃王面前,肃王同样双手接过,面带严肃。
“好,既然此时已了,哥哥马上就要回府收拾行囊去户部了,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京,再帮哥哥一个忙,没事时去我母妃宫中看看,免得她太过担心于我。”肃王祉淞又道。
“哥哥放心,哥哥就用心办差就好,宫里有父皇还有弟弟在。去到灾区,哥哥一定要按着册子上的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千万不可大意!”祉源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