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3 / 5)
啊……朱允蚊松口气。
这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已经用单单一个“啊”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就在这时候,光幕一闪。
出现了《修后宫疏》全文。
朱棣就像在河里淘金沙的挖矿人,一边仔仔细细的品读那良言美句,一边长吁短叹。
“内官催太疾如风火,郡县被其折辱,小民苦其捶楚,公私烦扰,所至骚然。”朱棣啧啧夸赞,多么文采斐然呐!尹卿,你真是真知灼见,洞彻世情啊!
朱元璋:……
他本来在看里头夸自己执政三十余年,每天都起的很早的话,被朱棣这么一打断,嘎住了。
能不能看点实在的,那都是泛泛而论。继而,朱元璋认真的对朱允蚊说, 你太阳升起来了才敲钟早朝确实不够勤政。
朱允蚊: ……
【太宗实录写道,朱棣登基后,为表大度和安定人心,建文朝当官的各个臣子的奏疏,除了重要兵马、钱粮、数目存留,其他全都一把火烧了,不再追究里面是否有什么对燕军的不利言论,以示既往不咎。
尹昌隆的奏疏能完全留存下来,是因为这个人的奏疏……几乎可以说完全偏向朱棣。《地震疏》里写什么奸臣当道导致南京地震,什么违背祖制。
他最后又投了朱棣。
那就很难评价,到底是什么时候写的,你们懂的吧(。在极其混乱的靖难史料里,各位可以去找这两份奏疏看,但不能完全当真,心里有数即可。】
朱允蚊重新抖了起来: “都是编的!四叔,你嘴上说着既往不咎,一焚而净,实际上是怕看到那些写你不好的东西吧!
好巧不巧,这时候,光幕上又出现了那《地震疏》。
一片尴尬之中,朱棣飞速阅读,并立刻发现了那最关键的一句话——“时太/祖皇帝罢中书陛六部,酌古定今,最为得宜。
他理直气壮: “我就算是让他编,目的也是为了吹我爹!犯得着和你这种
自焚之人多嘴吗?”
【Up个人觉得,对朱允蚊四年执政最好的盖棺定论还是在两江、广西、福建等地源源不断的农民起义。
为了一视同仁,up在太宗实录里找到了一个建文时期,在南雄、韶州地区有名有姓的起义领袖,钟均道。
他在朱棣登基后遁入山林不知所踪,朱棣想要招安让他恢复旧业,但仍遍寻不得,最后以死亡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