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1 / 5)
【张廷玉在明史周忱传里写:
忱既被劾,帝命李敏代之,敕无轻易忱法。然自是户部括所积余米为公赋,储备萧然。其后吴大饥,道殖相望,课逋如故矣。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处处祀之。】
文臣们,先为周忱嗟叹一声,接着却道:此身问心无愧,天地皆知!
【这段话是说,李敏看似继承了周忱之法,其性质却已经改变了。
因为加耗余米已经归于户部管理,“余米”成了正税,不再是灵活弹性的部分,而是“必须要交”的税粮。
——综合明实录看,这段话略有些片面,景泰6年,李敏上奏道,苏松遭灾百姓贫苦,请求朝廷能够允许今年秋粮的余米留在当地,备以赈灾。
可见,经过报备,余米仍然可以在某种情形下停留在地方。不过确实,户部对这部分粮食的监管力度已经大幅加大了。】
户部……郁新!大家的眼光,不免往那郁新处飘。
郁新:……
郁新无奈道: “凭心而论,臣也想把这余粮纳到户部来监管。这余粮,由户部管,不也是应有之理吗?周忱确实是好官,但他巡抚地方,而手中又有这么多粮。如果后期,这种巡抚力量再度增强,就容易变成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了。”
老朱和朱棣想了想,不得不承认,郁新的思虑是有道理的。
【顺带一提,受土木堡之变影响,这6年时间,本该是运军负责的漕运负担落回了百姓头上。苏松百姓不但要交本该要用于运费的“加耗余米”,又得亲自去跑路运米。
李敏恳求:今□□六年,负累艰难,乞放官军仍回漕运。
可是户部说,大家还得在京备操,只愿意放5300人回去运粮(永乐年间运军12万人),其他的仍旧让百姓自行消耗,等待边境“宁靖再议”。
怎么算宁靖呢?景泰4年也先死了算不算宁靖呢?】
听到关键词“也先”,这两位明朝大帝,又回忆起了一些些自己捏紧拳头却无能为力只能无能狂怒的过往。
朱棣骂道: 当时的军屯是有多荒废?除去备操的人,连运输力量都没有了!
【税制改革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律,叫“黄宗羲定律”——积累莫
返之害。
改革者总是通过“并税式改革”来解决农民负担。然而,每一次改革以后,当权者都会想出新的办法去征收各种正税以外的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