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溪流入海(1 / 2)
龙泉县志记载:“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往来如织。”
如今,吴妄是见识到了,县志里记载的景象。大窑村的龙窑,就是那林立的瓷窑中的一座。让人没想到的是,贩瓷商人蔡老板的商船,装完了瓷,还不算完。
陶师傅的小院子里,陶师傅端坐在太师椅上,小徒弟吴妄侍立在旁。院子中天井下的水池里,养的几株睡莲,开出了小花骨朵,在阳光的照射下,生机勃勃。可是园子中的气氛,多少透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陶师傅眉头紧锁地说:“蔡老板那么大个陶瓷商人,你这就伺候完了吗?”
听着师傅的话,吴妄登时被问住了,木讷地回答:“……瓷器不是都装船了吗?”
陶师傅指责吴妄:“就大窑村这么点儿事,大窑村自己干了就完了,还要你干嘛?”
吴妄看着师傅,面对横加的指责,一时无语。
工艺美术师陶伯骞,手作的瓷器畅销海外。就算吴妄,自小听惯了,陶师傅称自己是个管火的。接待了一番,西洋来的贩瓷商人,吴妄也深知,自己的师傅在陶瓷界,是备受尊崇的烧瓷大师,货真价实的大国工匠。
意外的讯息,那个一头小脏辫,戴着船帽的蔡老板,身份真不一般。曾经随同郑和下过西洋的他,如今是马六甲中国商会的首席瓷商。多年来,默契的商业往来,早让他和陶师傅成了莫逆之交。陶师傅的署名,镌刻在瓷器底部,伴着瓷器一块儿上市销售。隽美的落款,粉红的釉色,让瓷器骤然提升了品位,直接被当成了品牌。
可是陶师傅似乎还不满意,拿着自己烧造的精品瓷器,神情里总会透出一点儿遗憾的味道。借着这次机会,陶师傅要道破了,座下听着的人,正是他的关门弟子。
陶师傅走到一旁的案桌前,拿起一盏青白釉墨洗,慢条斯理地问:“小吴妄,跟了师傅这么多年了,对瓷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你觉得……咱烧的瓷怎样?”
吴妄嘟囔着:“咱平时都在用,挺好用的。”
陶师傅默不作声。
吴妄怯怯地看向陶师傅,试探着问了句。
“应该卖得挺火的呀……”
陶师傅冷淡地说:“那是日用瓷,生活中随处可见,不稀罕的。”
吴妄微笑着说:“可咱的饭碗端稳了呀!”
陶师傅目光坚定,言语间铿锵有力:“人总要有点追求,不然前路会没有目标,烧瓷人也一样。龙窑里烧出的,不该只是瓷,窑火点亮的,还有咱的梦。”
吴妄想接话,可话到嘴边,又不知怎么回答,只匆忙地应了半句:“师傅说的对……”
“日用瓷还有个别称,叫白瓷。看起来人人都需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可却只是人们手里使用的工具,没人拿他当回事儿。师傅烧了一辈子白瓷,怕终究是白烧了。”陶师傅瞪着眼睛,说得嘶声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