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刘备之德(1 / 2)
琅琊郡治开阳三面环水,端的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城池。臧霸手下泰山军能战之士亦足有四万之数,面对来犯的三万关羽军,怎么说也不会是处于下风那一方,但是不知道为何,在关羽军刚刚抵进琅琊国境,臧霸军便是闻风而退,一退便是数百里,竟然是直接退出了琅琊国,往西北方向撤回了泰山郡老家。
臧霸这一退,可不仅仅是丢掉了琅琊国,连带着琅琊国北边的东莞郡,以及西边属于曹军控制的城阳郡,亦是拱手相让。
看到臧霸军屁都不放一个便裹挟着所有的粮草辎重跑了,刘备军笑纳了琅琊国和东莞郡之余,亦是丝毫不掩对曹军的轻蔑,一时之间有关于曹军跑的似兔子之类的嘲讽之言流遍了徐州军大营。
于是,两军还未正式开打,刘备军却是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目标,即一统徐州六郡。不仅如此,隶属于青州的城阳郡诸县在听闻乃是刘皇叔的军队来了,却是纷纷降了关羽军。
要知道之前的城阳郡乃是曹军和青州袁绍军队的争夺之地,城阳郡诸县在曹军撤离之后,并不选择袁氏献城,反而舍近求远的选择了投诚关羽军,却是给了刘备一个意外地惊喜。
不过细细想来城阳郡吏民的选择倒也不是没有原因,城阳郡乃是去年曹操才从琅琊郡析地分出的一个新郡,之前和琅琊国是一起从属徐州治下的。而在这之前刘备可是主事徐州了一段时期。
在刘备治理下,徐州虽然没有变得民富地强,但是却杜绝了匪患,亦没有强敌入侵造成兵乱。徐州在那段时期保持了相当的安宁平静。而这相对于同时期周围其他州郡的黄巾余孽匪寇肆虐和层出不穷的天灾地祸,以及不息的刀兵乱战,却是好得不能再好。因而此时城阳郡吏民的选择有其根据可循,倒也不奇怪。
眼睁睁看着垂涎已久的城阳郡这块肉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飞了,青州袁军却是没有丝毫的忿怒。甚至相反的,主事青州的青州刺史袁谭,却是令驻扎在城阳郡的袁军撤出城阳郡境,将其他几座原本属于袁军控制下的城阳郡城邑白白送给了刘备军!
身为袁绍长子的袁谭此举自然不是败家。事实上袁谭本人也是刘备刘皇叔仁德厚名之下的钦敬景仰者之一,历史上正因为有袁谭的明保暗护,刘备在袁绍连折文丑颜良二将之后却是能全身从河北而退。再者如今的刘备乃是响应袁氏的讨逆号召而伐曹的,刘袁两家此时更应该精诚合作才是,岂能因为数座城池而有所嫌隙?
再者,城阳郡北邻北海国,而刘备在北海国因为当年援救孔融之事亦有一定名望。袁谭此举,却是极大的顺合了北海国和城阳郡两郡吏民之心,对于袁谭自身在青州的威望亦是有一定帮助。
连得三郡之地,刘备不再掩饰手下军队的数目,先从七万兵马先分出一万来分别驻防到琅琊、东莞、城阳三个郡国,又休整数日,亦是不再隐瞒自己率军亲征的事实,在中军立起刘字大纛,领着余下的六万徐州军朝着泰山郡进发而来。
而在北海的袁谭听闻北上的这支徐州军的主将并非关羽而是刘备本人,当即大喜过望。不仅立即从自己手下划出一支兵马去泰山郡助战刘备,而且将先前在青州所为黄河官渡前线筹集的粮草全数送往刘备军处充作军需,甚至还积极聚兵点将,预备亲自披挂率军去助攻刘备军。
做这些倒不是袁谭本人有多么大度,而是在当下的现实情况,给刘备派军助战且倒贴粮草却是袁谭最好的选择。
世人将袁绍治下的冀、并、青、幽四州称之为河北四州,但是其实这四州中的青州严格来说不算河北之地。因为黄河以北才算河北,而这青州的大部分郡县和主要城邑却都在黄河以南。之所以把青州有河北之地这一说,还是怨黄河自身的频繁改道。
在三国以前黄河曾有过多次改道,尤其是在西汉曾有一段时期黄河大规模改道汇入淮河入海,史称夺淮入海又或者黄河夺淮,是以在那一段时期,青州甚至整个徐州都被称为河北。因而当下人们笼统将青州划到河北并称也是有所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