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心怀郁闷蔡伯喈(1 / 3)
姑且不论许子远饿着肚子,骂骂咧咧曹孟德重色轻友,再说蔡邕家院子里面,宾主落座,蔡伯喈与曹操寒暄几句后,便焚香净手,开始抚琴。
曹操闭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就听出了琴声不对头。
他小时候可是正儿八经,受过高等教育的。因为天赋太好,所以特别引人注意,哪怕厌学装死,也会被曹老爷子拉起来,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这样的后果就是琴棋书画,四书五经,这些能提升个人逼格的东西,他都略懂。
当然,除了文学可以评个专18,其他真的只是略懂。
当然的当然,在这一会儿,也不用他像是周公瑾或者川建国,只是略懂,就够他听出蔡邕琴声中的烦躁、不安和郁闷之情。
这情况傻子也猜的出,是蔡伯喈故意表现的这样子,就是为了吸引曹操注意力,引起下面的话题。
而之所以的之所以,想来是蔡邕有求于自己,但又带着文人的臭毛病,拉不下脸去,所以才故意这么做,好开个话头。
心里面这么想着,曹操很想像当年怼王允那样,先哈哈一顿笑,说他矫情的跟個文化人一样。要不是看在文姬妹妹的面子上,他才懒得配合蔡邕装模作样。
就这么一曲结束,眼看蔡伯喈装模作样一推瑶琴,唉声叹气,曹操也忍住了开嘲讽的欲望,一边悄悄观看左右,寻摸蔡文姬所在地,一边很入戏的装傻,问了一句:
“蔡公,操听蔡公琴声不协,如倦鸟失群一般,您这是有心事啊?”
蔡邕心里面想:废话,没心事我好端端把你迎进家干嘛?平时防还防不过来呢。
当然表面上,他也只能再叹一口气,强颜欢笑道:“搅扰了孟德兴致……要么……今日就到这里吧?”
原本商量的话头到这里,他该回一句:“是啊。”然后求曹操帮忙的。但话说到一半,蔡邕那点矫情又犯了。觉得求人办事好害羞,要不今天就到这儿算了。
至于说他烦心的原因,用不着想,除了熹平金经还能有啥?
这里稍微说一句,熹平金经这个提议,其实是蔡邕先提出来的。他提的时候根本没多想,只是以为这是很普通的文化教育事业。
谁能想到,这件事能变成新旧两党再起党争的导火索?还把他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卷进去了?还是他主动卷进去的?
什么?你说满朝上下除了他蔡伯喈,是个人就猜得到?
不能吧?
合着满朝都是老银币,就他蔡伯喈一个老实人?
看到蔡邕又在犯矫情,曹操忍不住觉得烦。纠结来纠结去有用么?面子能当饭吃啊?你这一会儿对我来一句:“我不反对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