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主动孤独与被动孤独(6 / 6)
在各种高声论述和强势反击中,萧喻又是风格别树一帜的那个。
他从头到尾都没有特意抬高声调,但吐字清晰,节奏感强。
他的表情彬彬有礼,气势却咄咄逼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讽刺意味,又仿佛不容置疑。
在众辩手的发言里,萧喻这段话让白依依印象最为深刻:
“对方辩友认为孤独不是正常行为,从而推断乐于孤独是不健康的心理,这是基于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应该具备群居动物从众心理和生活习性这一观点。
“可是群居和从众只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本能,而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而成为人,正是因为我们有意识,也有能力去超越本能,解开自然界加在我们身上的束缚。
“孤独是人的一种主观自觉的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
“我们不能因为自身认同结伴生活的方式,或者因为大多数人选择结伴生活的方式,就否定个别人自守孤独的选择。
“孤独不等同于孤单,更不是孤僻。
“如果一个人,他是迫于无奈地独自生活,或者因自信不足逃避社会、自欺欺人地逃避关心他的人,心里为此感到压力和难受,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这样才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可我们现在辩论的对象是喜欢孤独的心理状态,既然是喜欢,那么就不存在孤独对生活质量引发的负面影响,我们又怎能以己度人,认为这种心理状态是不健康的?”
尽管他的观点是认同孤独的状态,但白依依总觉得他在向她提出质疑。
她究竟是真正享受孤独,还是迫于无奈、自信不足、自欺欺人?
她在逃避吗?她有选择吗?
对于最后四辩手慷慨激昂的总结陈词,她已经记不清了,但她记得面对观众提问时,萧喻的一个回答。
当时的观众问道:“如果一个人他喜欢孤独,难道他这辈子一直孤独下去也是健康的?”
萧喻的回答是:“我想先反问一句,一个热爱社交的人,他会每时每刻都希望与人共处交流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他也会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时间。
“同样道理,喜欢孤独的人,未必就拒绝社会活动。孤独不是断绝社交,他总有愿意走出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