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1 / 7)
前言:
祖父民国十五年(1926年生,湖南耒阳县人,姓李。族谱说是元朝宗室之后,大概明初迁到长沙城,清代这一支迁到耒阳县。
一位古稀老人弯着腰,手里拄着一副拐杖,步履蹒跚的走着。
他的脸上饱经风霜,看样子就写满了许多的故事,他小心翼翼的,另一只手不时的捶着腰,时而又剧烈的咳嗽几声,然后脖子上胀红着地青筋清晰看见。
他从远处走来,径直地走到走到我地跟前。
他就那么自然的弓腰站着,缩着身子,然后气喘吁吁地对我开始斥责:
“该上学的年纪不好上学,跑出来跟着一群不学好,还不赶紧给我回去…”
看我愣在原地,不为所动的样子。他顺手挥起手中的拐杖就打算揍我,可能是忽然举起的拐杖让身体顿时失去了平衡,踉踉跄跄地后退了几步,才艰难地站立住。
这是我在梦里见过地场景,我与年过古稀的祖父偶然相遇地一次简短地对话。梦里他一蓬向下垂起的胡须比我印象当中的更白了,整个神态都特别真实。
我的祖父,李国林。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曾经在记忆里反复琢磨。
“祖父性格温和与朴实,待人真诚而不以貌取人,重没有见过与别人红过脸,而且热情好客…”
有一次,我特别认真的问过我的姑姑,期望在她厚重的记忆印象里,找到有关祖父形象地一些有用的信息。
她就曾这样特别中肯地描述过,并为此展开过一段有板有眼地回忆。
当年,祖父凭着一技之长,走街闯巷理发营生。他并不需要像大队里其他群众一样早出晚归,集体出工劳作,而挣取那微薄的工分。由于掌握了一门固定的手艺,生产大队安排十里八乡替人理发修剪,加上家里人本份与勤劳。一把剃头刀,夹生的手工推头器,半辈子游走在村头村尾,日子本也算过得可以。
祖父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七里八乡走街串巷,按照惯例给乡亲们理发和剃须面。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都是实行凭票供应,当然理发也不例外。
正因为时常走乡串巷,对十里八乡每个家庭的人口与成分都非常熟悉。以至于,谁家新添了人口或者嫁娶以及老人病故,他总能第一时间得知。
我的姑姑还特意提起过,祖父的左边的口袋里的记事本,里面用铅字笔划着整齐的井字格,格与格的空白处密麻麻的记着各村的人口、下次理发的日期与行程。
我曾经非常好奇的设想过,祖父的形象。
那个身型稍显单薄,头戴草沿帽,皮肤黝黑,弓背走来起路来却很麻利,是我回忆中最初的样子。
小时候,我也会搞怪的学着祖父的姿态,偷偷地背着他那布袋里营生工具,在一群同年龄孩子的簇拥下,像模像样的,踉踉跄跄地在游走在老家的房前屋后。
那时,祖父不停地歇地穿插走过村落里,偶尔也会停下来与朴实的人们寒暄几句,面对热心的人家客套的邀请到家坐坐或喝点米酒,会捎带拘谨地与大家亲切的招呼挥手,说回头再来,然后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