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淮泗精兵(1 / 2)
原本有些惊慌失措的张维贤见状心中大定,这些士兵当然不是京营士兵,而是勋贵们从淮泗为他募集的精锐部队,有他们在、军队就垮不了!
短短几息就有六十余名同伴战死,而且死相极为凄惨、连尸体都不完整,周围还有密密麻麻的敌军围攻,援军不知何时能够赶来。
此等恶劣的条件之下,哪怕是精锐营兵们也不禁心生绝望和悲凉,士气渐渐低落了下去。
见众人士气萎靡、大有兔死狐悲之感,军阵中一名高大雄壮的男子忽然冷声大喝。
“大战在即、现在不是我们应该悲伤的时候!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小心迎敌!他们都是为了拱卫天子、剿除逆贼而死的英雄,不要丢他们的脸!
我徐三才以石梁徐家的名誉担保,今天所有战死的弟兄家人都会得到赡养,只要我姓徐的还有一口饭吃,就觉得饿不到他们的家小!”
自称“徐三才”的人似乎在营兵中很有威望,他一席慷慨激昂的鼓舞和允诺说罢,原本有些动摇和畏缩的营兵们又重新振作起来,防线也更加稳固。
“五十两!只要此战获胜,张某以英国公府的名誉承诺:在朝廷的赏赐之外私人贴补给每个战死的士兵五十两纹银!”
见徐姓首领凭自己的威望稳住了营兵们,张维贤也毫不吝啬地开出了极高的赏格,表示愿意自掏腰包为营兵们发放抚恤银。
英国公一脉从张辅开始、在大明足足盘踞了上百年,底蕴不可谓不深厚,在典当、土地、军队等可以捞钱的行当资本也相当雄厚,张维贤说自己给得起这笔抚恤银、没人会怀疑他的能力。
既然张维贤都敢拿英国公一脉的名誉来担保了,营兵们思衬片刻,觉得国公爷的名誉还是比自己的五十两值钱一点的,顿时一扫之前的颓势、跟打了鸡血一样狂呼酣战。
见营兵们不仅在极度的劣势下维持住了士气,甚至还能在军官的指挥下发起反击,屡次击退从四面八方围上来的义军士兵,朱翊钧见了鬼一样扭头看向赵风子。
“这些人是什么来头?朕本将军领兵十余年,还从未在内地见过此等劲旅!”
赵风子头疼地咬咬牙,他和朱翊钧预想过勋贵们会自掏腰包资助张维贤,但没想到燕京那帮勋贵会这么看重张维贤这根救命稻草,这怕是把家底都豁出来了!
“他们的口音听起来相当耳熟,让我想想淮泗!难道朝廷这次从淮泗募集了精兵?”
“淮泗”,这个似曾相识的词汇瞬间勾起了朱翊钧许多回忆。
在淮安府与山东布政司的交界处,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名叫“淮泗”。
它的北方是学风浓郁的孔孟之乡,南方是科举大户江南世族,这么个好地方明清两代加在一起也就出了一个状元,整个一东南地区科举繁荣的漏网之鱼。…
其实这也不能怪淮泗人民不用功读书,实在是传统的“耕读”模式在这里基本行不通,其中缘由要从一个叫“宋”的神奇王朝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