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出发(1 / 3)
在房间里眯眼休息了一会,舒缓了下近来一直紧绷的神经,巳时(1点,刘信启推开门走了出去。
外面的院子里只剩下十几个人,这些人围着几个刘姓族人,应该是让其帮忙看装粮票布袋里的明细,上面的具体内容。这些人应该是后来收的难民,不认识字。
回应了几个族人的行礼问候,刘信启来到距离大门口只隔了一个院子的大仓库,大仓库门前已经排起了三列长队,都是领了粮票的人过来兑换粮食、油盐酱醋、布等物品。
走到一列队伍的最前面,看到这个族人将布袋里的粮票全部拿了出来,兑换成了面粉和粗布。
朝着仓库里看去,看到周心远站在仓库里,指挥里面的工作人员抬运物资,刘信启走到周心远跟前。
“基本上全都兑换了,只有很少一部分老族人和大部分战士家属没有兑换。粮票的信誉没有建立起来,大家不是很信任,所以都打算先兑换了东西,然后放在家里安心。”周心远看到刘信启过来,对着他说道。
“这很正常,如果是我,见到粮票这个新事物,也会先兑换了的。”刘信启说道:“只要有要兑换的,就全部给兑了,粮食应该充足,万一不够了就去外面买一些,等我从莱州回来,会顺便采买粮食带回来的。”
“我明白,现在是建立信任的重要时间。”周心远回道:“我只是有些感慨,这些难民都是族里无偿救助的,到现在却还没有建立信任,心里有些失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粮票使用的时间久了,刘家堡发展的越来越好,他们自然就信任了。要不然兑换那么多的粮食,他也得有地方存放。”刘信启说道。
“我担心有人从这里兑换了粮食,又去外面私自卖了换成钱。”周心远说道。
“不用担心,我们买得多,价格较外面零售便宜,相对于族人对族里出的力,并不吃亏。”刘信启回道:“而且大家都饥荒过,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会给自己留口粮的。就算有个别人比较混球,有大食堂在,也饿不死他。”
“说的也是。”周心远说道。
“制度不是制定了就一成不变的,试用一段时间,就要结合实际做出更切合的调整,这点就拜托老师了。”刘信启说道。
“我会努力做好的。”答应了刘信启的要求,周心远又摇头晃脑的念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古人诚不我欺啊。”
这是出自《荀子?儒效》的话,周心远用在这里,是想说学问要经过实行才能达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