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堂/第一章/始文:二/写法:文言文注释(3 / 3)
(注355:35注的话是从《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样貌的话进行修改的(只修改了最后一句《红楼梦》原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注36:“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或他(她、它们”例如:《宋书·二凶传·刘劭》:“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
(注37:“瞩”的意思“见/看见”例如:《淮南子·道应训》:“此其下无地而上无天,听焉无闻,视焉无瞩。”
(注38:“伊”的意思“是”例如:《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注39:“娥”的意思“女子”例如:《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注4:“外”的意思“男子/男宠/男色”例如:《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古今谭概·癖嗜·好外》:“俞大夫华麓有好外癖,尝拟作疏奏上帝,欲使童子诞育,可废妇人。”/清吴下阿蒙《断袖篇·张幼文》:”伯起亦好外,闻有美少年,必多方招至,抚摩周忽,无所不至,年八十余犹健。
(注41:“厮耨”的意思“相爱”例如:清洪升《长生殿·尸解》:“断香零玉沉埋处,好结果一场厮耨,空落得薄命名留。”
(注42:“今”的意思“现在”例如:《诗经·鲁颂·有驴》:“自今以始,岁其有。”
(注43:“不更”的意思“不懂”例如:《新唐书·吴凑传》:“府中易凑贵戚子,不更簿领,每有疑狱,时其将出,则遮凑取决,幸苍卒得容欺。”
(注44:“兹”的意思“这”例如:《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注45:“实”的意思“结果”例如:《吕氏春秋·务大》:“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
(注46:“卒”的意思“最后”例如:《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注47:“原”的意思“再”例如:《礼记·文王世子》:“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
(注48:“彼”的意思“那”例如:《周易·小过》:“公弋取彼在穴。”
(注49:“狂”的意思“疯癫/精神失常”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后三日而当狂,妄起行,欲走。”
(注5:“徂”的意思“死亡”例如:《史记·伯夷列传》:“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注51:“榛墟”的意思“荒野”例如:晋夏侯湛《秋可哀赋》:“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
(注52:“翰”的意思“鸟”例如:晋张协《七命》:“尔乃浮三翼,戏中沚,潜鳃骇,惊翰起。”
(注53:“纔”的意思“仅仅”例如: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纔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