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魏国之失(1 / 2)
三月初春,魏国大梁。
今年已经是魏王罃在位的第四十四个年头了,他也已经是七十四岁的耄耋之年。
岁月流转,每一年春天天气回暖的时候,他都会回想起他这些年的经历,有惊险、有荣耀,当然也有遗憾。
他是魏文侯嫡长孙,魏武侯死后,公子缓与其争位,惹来了韩赵两国趁火打劫。危急关头,韩赵两国因为对魏国的分配争议而退兵,魏罃才得以击杀公子缓,即位魏王。
即位之初,秦、齐两国从东西两面进迫魏国,尤其是秦献公,与魏国力争河西,石门、少梁两战而胜,魏国损兵折将,多亏了赵国的援救,魏国才得以稳住局势。
但是没过多久,魏国便与韩、赵两国发生冲突,但是彼时魏国尚在巅峰,韩赵两国自然不是对手。
魏国国都原在安邑,地处河东,受秦、赵、韩三国包围,只有上党山区有一线地可以和河内交通,如果赵、韩联合攻魏,切断上党的交通线,再加上秦的进攻,形势就岌岌可危。因此,在魏罃九年时就迁都大梁了。
迁都之后,魏罃开始与各诸侯重新结成友好关系,并在国内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同时他还努力开拓中原,在其压力下,三晋之间调整交换了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连成一块,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势。
魏罃十六年,赵国意图吞并卫国,从而引发了桂陵之战,魏国战败。
这时魏国还保持着强盛的声势,魏王准备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
这时,已经入秦的卫鞅征得秦孝公的同意后去向魏罃游说,谓“纵十二诸侯”“不足以王天下”,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还应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魏罃从之,便“广公宫,制丹衣,旌建九斿,从七星之柱”,“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俨然摆出天子的场面来。
卫鞅这个计谋,使得魏进攻的矛头,从秦转变为齐楚,“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
魏罃二十八年,因为韩国没有参加此前魏国举行的逢泽之会,并投靠了齐国,魏罃便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马陵之战爆发。此战魏又败,大将庞涓战死,魏武卒损失殆尽,魏国国力大损。
当此之时,秦、齐、赵三国纷纷开始攻魏,魏王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变服折节而朝齐。其后惠施又组织了齐魏两国“徐州相王”。这是楚、赵等国所不能容忍的,楚威王为了表示对“徐州相王”的愤怒,亲率大军进围徐州,大败齐军。
其后,秦用公孙衍取魏河西,再之后张仪入秦后,公孙衍入魏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