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官制构划(2 / 2)
熊槐豁然开朗。
其实这套官制并不是他自创的,他可没有这个本事,所以他要引用后世经验。
要说中国古代优秀的官制,当属汉、唐。官制又有中央与地方之分。
汉代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其脱胎于秦;地方上是郡县两级制,郡守与九卿同是两千石的大员,两者并无高低之分。三公是主政的丞相、主军事的太尉,掌管监察的御史大夫。汉代地方政体长处是相对扁平化的,但是三公九卿却还留有皇帝家臣的遗蜕。
唐代在中央是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就稍微复杂,因为唐帝国版图太大,汉代的郡县两级制度就不太合适,所以大体上是三级,即道(都护府、州、县,而引起唐帝国崩溃的节度使与兵镇便不在考虑范围。
三省六部定制于隋,唐太宗时又明晰了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职责,三高官官皆称丞相。中书省主要负责起草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制敕;门下省主要负责两方面的事务:一是对上行行政文书的审核;二是对下行政令的审定与签署。尚书省只是执行机构,负责行政信息汇总与监督,它统摄六部二十四司。三省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
汉代九卿,就名义论,只是办理皇室内廷室的家务官,唐代始有六部尚书,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不像汉代只似皇帝的侍从,此为中国政治史的一大进步。
宋代实际废除了三省六部制,实行文武分治,只留中书省管政务,新建枢密院管军事,又称东西两府,财政单独由三司管理,军、民、财职权三分,这是皇帝侵夺了宰相之权,相权低落之反面便是君权之提升。
至于明朝,虽有内阁,但是内阁之上又有司礼监。明朝自成祖之后,朝政逐渐被太监把持。内阁大学士只是五品官,名义上的地位此三品的尚书低不少。像张居正这样的内阁学士也只有勾结太监才得以施展才华,他却因弄权死后也不得安眠。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君权的让度,而宋代的职权三分、明朝的内阁制则是君权的进一步加强,到了清朝的军机处,中国国君的独裁终于达到了顶峰。
在熊槐看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巅峰,也是他欲借用于楚的制度。
田忌的‘缓缓图之’让熊槐意识到,直接推行三省六部制是错误的方式。三省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从尚书到中书再到门下,它们都是从内廷向外廷延伸,一步步分散宰相的权利,直到唐代,三省六部演进了千余年。
熊槐心想,何不缩时演进三省六部制的演化?
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完成吧?
至于到最后是不是真的完全依葫芦画瓢,熊槐也不知道,但他会极力避免其再一次向着宋明清的方向恶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