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六、终章(1 / 1)
咸安二年春,大魏武国公赵锋在北燕境内又一次击败了北狄军。这次突袭相当成功,不仅打垮了北狄大将多罗的两万人马,还阵前击杀了阿罕王的两个弟弟。此役之后北燕除了华族败类张伟的万余人马之外,几无一兵一卒了。但赵锋却并未追击而是领军撤了回去,搞得张伟这厮直呼老天保佑。
一年多以前,刚刚完成迁都的大魏暴发了被称为“离宫之乱”的恐怖宫廷政变。官史记载说泰始帝的子嗣政变中全部丧生,导致他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包括大将军朱明在内的近十名高级将领一夜之间纷纷暴死,整个大都城一片混乱。多亏了时任征北将军和征西将军的赵锋黄帅力挽狂澜,他们第一时间统领各自麾下的边军将叛党屠杀殆尽,并请皇族出身的镇军将军朱烈出来主持大局,大魏这才免于倾覆。
事后论功行赏,赵锋和黄帅都成了公爵不说,还分别晋升成了镇北将军和镇西将军。原大都城太守李毅此时也作为镇东将军入主了东三州。和其余外藩将领不同的是,这三人的家眷都在各自防区,也不存在有质子在大都的这个惯例。换句话说,如果他们要造反的话,魏国除了动武一点办法都没有。
魏国现今的皇帝是原先的镇国公朱武之子朱西。此人才具平平,不过深得皇族众人的信任。即位后也陆续施行了一大堆针对皇族的恩旨,算是很好的缓和了大魏皇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北部的赵锋、黄帅和李毅三人他是不敢招惹的,倒也省了朱烈不少口水。为了边防安定,咸安帝朱西将边境分成了三块:北部的平州改称武州,由赵锋守备;西部的鄢州由黄帅守备,东三州改称东州,由李毅守备。这三镇兵马的人数加起来接近二十万,可以说是魏国最精锐的兵马了。要是朝中哪位大将有征伐他们的打算,估计至少得准备五十万人马。
多少知道一点政变内情的朝中重臣都明白,这三支边军人马现在都成了私兵,真要动起武来只会让天下大乱。再说这三人感念泰始帝的恩德,起码现阶段还不至于兴兵南下。所以魏国算是勉强度过了一段动荡期。
鉴于目前魏国将星凋零,新任大将军朱烈几乎将边军中能打的将领都给调到大都来了。原先的镇西将军梅展如今成了骠骑将军,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日常给赵锋写信拉感情。朱烈深知三镇中最难对付的就是赵锋,连北狄人都被他打得节节败退,何况是自己麾下这些没怎么上过战场的禁卫军。传说“离宫之乱”那天夜里,他一人一骑就杀散了数百叛军精锐。如今武州军有近七万人马,其中骑兵两万。要是他真给大都来个突袭的话,整个魏国肯定是无人能挡的。
赵锋的武州地域广阔不说,物产也比较丰富。所以他将前世的一些理念灌注给了手下的民政官员们,让他们尽可能的发展生产。短短一年内,武州就收拢了大量的流民并重建了不少原先的城镇。为了保住这些成果,赵锋还多次领军向北燕甚至北狄境内出击,打得对方别说犯境,恨不得都要退回北狄故地了。但深知欲速则不达得赵锋没有不顾一切的疯狂出击,而是很稳妥的恢复武州的实力。
黄帅入主鄢州后,重用了一大批前燕干吏,他老婆元和公主把自己对故国的热爱都用在了辅佐自家夫君上。于是原本就十分富庶的鄢州虽然这几年迭经战乱,但在短时间内也得到了比较好的休养生息。原本天天喊打喊杀的黄帅也开始一心一意的搞起建设来。他的鄢州军目前人数只有六万,但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对面的夏国实在是无力进犯。
李毅在家族的协助下很顺利的入主了东州。虽然东州的军力在三镇中最弱,但兵力也有个五万多。李家上下齐心协力搞建设,自然能很快收到效果。加上东州附近根本没有什么强大的敌对势力,另外还临海,所以恢复得极快。李毅作为一个建设性人才,把州内的民政弄得风生水起的。如果单从民力这一点来看,东州绝对是三镇当中最强的。
北狄阿马德王病逝后,阿罕和济格这两个手握兵权的儿子狠狠干了几仗。最终还是阿罕赢了,不过北狄军的实力也受到了严重削减。随着北燕境内那支战略预备队被歼,十年之内怕是再也无力南下。本来这是华族北进的绝佳机会,但魏国暂时无力开战。于是两国间陷入了一种很诡异的平静当中。
如今的三镇均无需向魏国缴纳钱粮,完全是国中之国一般的存在。大将军朱烈对此深感忧虑,他生怕哪天这三个军阀脑袋一抽起兵了。大都的北面完全无险可守,西面更是一马平川,不管是赵锋还是黄帅都可以轻易杀到城下。不过这也就是想想,随着赵锋的弟弟赵锐在武州组建了比王城司效率更高的校事府,大都这边的一举一动都被三镇盯得清清楚楚。
按三镇高层的约定,他们每年都会在边境进行大规模演武。这次武州的演武选在了南部边境的长风城,这里离魏军最近的军事要塞川平城不到三十里。三万武州军精锐震天的喊杀声把魏国边军吓得几乎灵魂出窍,尤其是武州军主将赵锋统领骑兵直抵城下更是让他们恨不得直接开城投降。不过这位赵公爷只是过来看了看城楼便调转马头离开了,身后的五千铁骑扬起了一股令人心悸的尘土。
当赵锋朝着北方自己的防区策马进军时,长期以来一直郁结在心的烦闷也在渐渐解开。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多年了,直到现在他才彻底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他的家就在不远的北方,从今以后他要为自己活下去!为家人活下去!为信任自己的人活下去!为此,会不惜一切代价!(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