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解 四(1 / 1)
鲁国施氏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喜好读书,一个喜好军事。好读书者以其学说游说齐候,齐候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让他作为自己儿子们的老师。好军事者以其学说自荐楚王,楚王很高兴并任命他为军正(军法执行官)。施氏家一时厚禄高爵,声名显赫。
其邻居孟氏也有两个儿子,同样一个好文一个好武,却家境穷困。因为羡慕施氏所拥有的一切,便到施家询问进取功名的方法。施家两个儿子便都以实相告,于是孟氏两个儿子中的好读书者到了秦国,以秦之过失来规谏秦王,秦王说道:“当今诸侯争霸,其所谋求的是军事上的强大和粮食储备的富足。如果用仁义治国,是灭亡之道。于是秦王将这位孟氏之子处以鞭刑然后放走。孟氏的两个儿子中的好军事者到了卫国,以其兵家之说游说卫侯,卫侯道:“我乃弱国,周旋于大国之间。侍从大国,安抚小国,是安身立命之道。过于倚赖军事,是灭亡之道。如果把你完好地放走,被他国所用,那对于我郑国会有极大的祸患。于是卫侯将这位孟氏之子的双脚砍掉放还鲁国。
孟氏二子返回鲁国后,他们的父亲带着两个儿子前往施家讨要说法,父子三人拍着胸悲痛万分并责难施氏。施氏说道:“事物得到适宜的时机才会兴盛,失去适宜的时机便会衰亡。您的法与我相同,而结果却不同,是因为您未选择适宜的时机,而不是您做错了什么。没有什么道理是永远对的,没有什么事情是永远错的。先前所用之法,现在或许已经被弃用了;今日所弃之法,未来或许又会被使用。用还是不用,没有绝对的判断标准。乘隙进退取舍,伺机说话行事,面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属于智谋。如果一个人智谋不足,即使其见识如孔子般渊博,法术如姜子牙般神通广大,他到哪里才不会走入困顿之地呢?”
孟氏父子听了施氏的话,释然开来,再无怒色并对施氏说道:“我知道了,您不必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