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六月的雨(1)(1 / 5)
划破长空的闪电和沉闷雷声,预示着西双版纳绵延数月的旱季即将结束,漫长的雨季就要到来。
一场小雨过后,罗震江就带领知青们上山播种了。
经历艰辛和汗水开垦出土地,能够在上面亲手种植农作物大家都很高兴。肩扛木棍,手提装有稻种的布口袋,走在烧得焦黑的山头,历史就像倒退了几千年,又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
听说种旱谷不需要用到锄头,用木棍在地上戳个眼就行了,能体验到书本上才能读到的东西,知青们倍感新鲜。
李刚举起手中木棍,将削尖的一头用劲戳向脚下肥沃的黑土。“队长!地也不翻,戳个眼就往里面丢谷种,是不是要让我们体验一下原始部落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
“原始社会以游猎为生,发展到刀耕火种人类已经进入到新石器时代,有了很大进步。说到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你们有谁知道手中的稻谷是从哪里来的吗?”罗震江问大家。
“场部发的。”有人回答。
“不对。”罗震江说。
“队长的意思是问历史发展,对吧?”龙小鹰问。
“那我知道了。”李刚抢着回答,“荒山里长的?”
“有点接近。”罗震江对大家说道,“这里有个雀屎谷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傣族先民曾以捡雀屎里的稻谷为生,后来他们发现雀屎里会长出一丛丛的小禾草,这些青苗结出的果实味道更好,结果就发现了最早的野生稻。有人把野生稻驯化后拿到田里来栽,当时是赶着大象进田踩踏,据说是为了使土壤‘糜易’便于播种。后来又找到了水牛,耕田纺织才有了稳定的生活。这就是人类从原始社会,慢慢进入到先进农耕时代的过程。”
“骑大象种地,真是太浪漫啦!还好后来找到了水牛,要不然傣家的竹楼要盖多高呀,对吧?楼下还要养大象。”王辰盛说。
“与农耕时代相比,我们现在过得也够落后的了,喝米汤、砍荒山,住草屋、种旱谷。”有人问道,“队长!我们这些原始人何年何月才能点上电灯啊?”
“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罗震江回答道,“我们现在吃点苦,为的是让更多的人能过上幸福生活。等到橡胶园建成后,国家就能做到自给有余,富余的干胶片还可以卖到国外去赚钱。到了那个时候,别说住个砖瓦房点个电灯,就是吃饱喝足住高楼大厦都不成问题。当我们这里的生活超过城里后,就要控制外来人口了,城里人想来都不让他们来。你们相信吗?”
听着队长的话,龙小鹰心里充满希望,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龙小鹰用劲踩了一下脚下的泥土,焦黑表土下埋藏着许多根须,泥土相当松软。即便没有野象那么重,一脚踩下去,冒油的土壤也会把脚陷进去,让潮湿的泥土喷发出一股芳香。他相信,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扎实奋斗几年,队长说的幸福生活一定会到来。
畅想着边疆发展的美好未来,一路说笑来到工地。
人员集中后,罗震江把山头划分出几个条带,让每个班负责一个条带,由下向上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