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幕后的主使者,诸国的太上皇!(3 / 4)
这也就是为什么参与起兵之人寥寥无几的原因。
在大唐之内尚且如此,更何况大唐之外?
如同丧家之犬的陈宏志哪有本事让吐蕃、南诏、新罗、百济、高句丽、岛国策动起来!
陈宏志能联系上吐蕃人,全赖对李诵怀恨在心的剑南节度使刘辟的牵线搭桥,而赤苏仁谢和尼玛巴扎愿意在表面上和陈宏志达成盟约围攻大唐则是因为吐蕃的政变,逻些城的血流成河严重的削弱了吐蕃的实力。
在所有人都知道吐蕃和大唐必须死一个的情况下,只有让大唐失血过多,甚至伤筋动骨才能保证吐蕃的生存。
至于南诏人,在吐蕃和剑南的逼迫之下,南诏人根本就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西南有剑南道的刘辟,至于东北则有胶东的李师道。
李师古还活着的时候,李师古作为平卢节度使牢牢掌握着平卢军的大权,但是李师古常驻郓州,目光时刻盯着大唐腹地,所以,李师古将庞大的平卢水师,以及平卢镇的海运贸易交给了自己的弟弟。
在常年的贸易之中,李师道悄悄的向辽东、辽西、新罗、百济、岛国、渤海国这些贸易的区域渗透。
对此,李师古心知肚明,但李师古牢牢的掌握着平卢镇的大权,再加上李师古的野心从来就是大唐和中原,对李师古来说平卢镇的实力越强,对他的价值更大,再加上当时李师道的渗透和拉拢也算不上过分,所以李师古对此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然而,等郓州之战结束,平卢镇被一分为四,李师道独掌控胶东,李师道彻底放开了自己的野心,不仅加快了对于新罗、百济的渗透,更是亲自冒险拿下了岛国。
等到这时候,新罗、百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李师道掌控,新罗王和百济王在事实上已经沦为了傀儡。
至于刚刚复国的高句丽,那更是被李师道扶植起来的,至于原因很简单,李师古、李师道兄弟和曾经安西军的统帅高仙芝一样都是高句丽族人,而且还高句丽的贵族。
只不过,高仙芝虽然残暴,但是他选择了为大唐而战,李师古野心中原,窥探神器,但是在本质上李师古也将自己当成了唐人,只有李师道,从始至终都是把自己的高句丽人的身份看的更重!
在苦心经营之下,整个辽东、辽西、半岛、岛国几乎都处于了李师道的掌控之中,除了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
事实上,李师道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渤海国的渗透,渤海国连续十多年的内乱正是源于李师道的策动。
只不过,相比较贪婪、无耻、下流、软骨头的新罗人和百济人,渤海国的靺鞨人明显还是太死板了,能够策动叛乱使得渤海国实力大损失已经是极限了。
在脑海中将眼下自己主子李师道的整体情况思索之后,魏鹏飞知道仅仅依靠岛国人或许可以把两万精锐的禁军磨死,但是这些身材矮小,只有武器没有甲胃的岛国人能剩下多少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现在山东以及辽东局势还没有明朗,如果这些好不容易从岛国调来的兵马死光了,到时候反而会影响自家主子李师道的宏图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