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乾隆诗集(2 / 3)
这每一次对天朝上国的文化人来说都是一次灾难,每一次文字狱的发起,便会让文化人心里多上一次阴霾。
才会出现了乾隆下纸修复《永乐大典》,民间无一人响应号召将手中的永乐卷章送往朝庭支持乾隆修复《永乐大典》的工作。
这一百七十多次的文字,已经让民间的文化人已经害怕到了极点,都害怕这是乾隆想出来的新招术——请君入瓮。
通过修复《永乐大典》的借口,让民间那些持有流失卷章的文化人主动送上门去。
所以持有流失卷章的文化人都害怕,自己要是将手中的卷章交上朝廷,不会被定义为前朝余孽,给自己、家人、亲朋好友招来杀身之祸。
对于这些估计乾隆很无奈,到是洪立也不得不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毕竟让永乐大点修复是每个天朝上国人的期愿。
而且乾隆要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试图通过这件事情让天下了解此时的大清已非此前的大清。
试图通过这件事情去打碎文化人思想上的进步,试图看看能不能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那怕只有一小步,对穿越而来的洪立来说这都是一大步。
至于解决的办法,乾隆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所以没有人敢站出来当个例子,那只能是利益小于风险的缘故。
只要获得的利益高于所需要成受的风险,绝对会有那些胆大的人向朝廷现手中保存的卷章。
“李玉,去拟旨。
诏曰:前朝已飞灰过去,天朝为当下正统,前朝得失过错本朝概不言论,皆因诸般是非皆以为时间所定论。
本朝即以统治前朝天下坐稳中原,盖引民心心向本朝,纵有二心者天朝亦不放于心中。
初见之时,朝廷文武大臣前朝遗臣有之,藩王附属领兵将军之中前朝将领亦有之,有此般可接受,他般又如何不可。
故朕今日欲复永乐大典,再显此部文学巨著于世。彰显我天朝上国之气度,不惧宵小。
即告尔等,此次凡晋献永乐遗章着,第一人赏金一千两,官居五品入翰林院侍读。
第二人赏金五百两,官居七品入翰林院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