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性修行之次第(1 / 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这里的[止],有这样几个含义。
第一,止住妄念,回归正念。所谓的正念,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即是时刻铭记,大学之道的修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要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从外界收回到自己的内心之中,回到对自性本心智慧的追求之上。
其次,[止]还代表着止住私欲,回归公心。所谓的私欲,就是个人化的各种欲望;而公心就是一种无我之心,无私之心,无欲之心。这种公心具体的体现仍然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三,止,还代表着[戒]的意思,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儒家中倡导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其中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一种止,也就是止住恶,回归善。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四,止,从明明德的角度,从开发自性本心智慧的角度,那么这个[止]就代表着止住无明,回归智慧,回归到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本自具足的明德,回到自性本心的智慧之中。
止,即是说一切不符合大学之道的言行,都需要止,都需要戒,然后将自己的身口意集中到自己生命的内在,回归到大学之道的修行上来,回归到明明德,回归到亲民。知止而后有定,如果说不知止,那么我们的心就会跟随着各种不同的欲望去追逐各种欲望而无法进行大学之道的修行。
只有将我们的心收回来,止住妄念,止住私欲,止住小我,止住恶,止住无明,知止而后有定,定于明明德,定于亲民,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
在佛家的《坛经》中,对于定有这样的说法,于念离念,于相离相,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其实它与知止而后有定是有着内在精神相通之处的。
外离相为禅,外离相其实就是指就是离于各种妄念,离于各种欲望,离于各种概念,离于各种现象,离于各种执著;内不乱为定,内不乱,就是始终将自己的心定于对于自性本心的追求上,定于对明明德的追求之上,定于对亲民的追求之上,定于对大学之道的追求之上。
这就是外离相为止,内不乱为定。定,还意味着一个人将他整个生命最重要的方向定下来了,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定于去寻求大道,寻求圣贤之道。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志愿和一生的目标定于大学之道上。这个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同样含有这样的含义。另外在实际的修行中,定,它既包括身体的定,就是要静下来,因为在儒家中同样有静坐修行这样的修身的内容,所以说身体要定,然后心要定,离于对欲望的追逐,而回到自己的内在上来,去开发自己的本心。
然后,定,还包括意要定。心要定,意要定,然后志要定,然后目标要定,然后一生的信仰和追求都要定下来,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
定而后能静
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心安定下来了,不再去攀缘外部的世界,不再去追逐各种欲望,然后以追求大道为唯一的方向,这个时候人的整个生命状态整个身心就能够静下来了。所以说这个静,它不仅是指身体的安静,也是指心的安静,这个静,有离欲也就是离于欲望的含义。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的欲望,离于贪嗔痴慢疑,离于所有不如法的身口意的行为,这样的状态就是静。
静,还代表着内心的宁静。这个宁静,代表离于散乱,离于昏沉。如果说虽然我们能够安静地坐下来,但如果我们的内心妄念纷飞的话,虽然身体坐在那里,但是心中仍然是散乱的,那么这就不能称之为静。静,是一种离于散乱的状态。
定而后能静的静,它同时还有一种离于昏沉的潜在的内涵在里面。如果说你虽然静下来了,但是昏昏欲睡。那么这样的状态并不是定而后能静的静。这个静,是一种清明的静,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