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插手半岛(1 / 5)
…
当今天下传递消息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官府的邸报,邸报上记录着朝廷的各种动态,迅速传扬各地州郡。
远在吴越之地的越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旨意后,其表现令传旨天使非常满意,毕恭毕敬的领旨谢恩。
随后李大亮将他在越州都督任上三年的见闻录,共计上百卷,全部堆放在都督府前厅,盖印封存,以留给下一任越州都督。
这一举动使得李大亮名声大噪,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书本便是知识,尤其是这种亲笔见闻录。
里面不仅包含吴越之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等等,还包括李大亮的治理心得,堪称无价之宝也不为过。
李大亮直接无私的留给下一任都督,需知这个时候下一任越州都督的人员还没有选定,这个巨大的人情恩惠将来是给谁都不知道,李大亮便是如此无私。
等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感慨万千,再次下旨褒奖。
李大亮接到旨意后,丝毫没有耽搁,径直奔赴交州。
毫无推辞之意,只有感激谢恩,这一点再对比先前的卢祖尚,可谓是天差地别。
与此同时,岭南也收到来自长安城的邸报,各地州县看完后,内心同样是巨震。
太尉…高氏权势依旧啊。
新建的开海城头,高冲负手眺望着远处的船坞,身躯挺拔。
然而内心却是有些古怪:阿耶是高太尉,那我岂不是高衙内?
早在隋唐之际,便有衙内这个称呼,当年的李渊也曾一度被称为衙内。
因为魏晋以来,多选用贵族子弟在禁衙里充任亲卫,即千牛备身,李渊当年便曾在禁宫里担任千牛备身。
禁衙内当差的贵族子弟,即衙内。
当然,以高冲如此的官爵,自然不会有人如此称呼。
“经略使,开海城已经落成,水军也已逐具雏形,你看何时让某出海实战一番?”水师别将周仲隐躬身拱手问道。
“孟修求战之心,我明白”,高冲微微颔首笑道:“只是时机未到,且再等等,你们也再磨炼磨炼”。
周仲隐遗憾的点头应诺,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请战,只是高冲依旧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