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卷二(2 / 3)
之琴把饼干和玻璃小心的放进了布兜里,“谢谢啦!”拎起纸卷出了店门。
天冷后,就改吃两顿饭了。快九点了,杨松朋已做好了早饭,正要开锅,之琴进屋了,小炕桌已放好,几个孩子正在打扑克,“我妈回来了。”“回来啦,洗洗手吃饭吧。”打开锅盖,热气腾腾,烀了几块窝瓜,几个咸玉根,一盆小玉米碴粥,锅底水里还有一把煮黄豆,之琴捞出黄豆,把玉根头切成条,又把大葱切成丝,放在盆里拌了拌端了上来,桌中央一盆粥,一盆窝瓜,一盆咸菜,全家围坐吃了起来。香啊,什么都香,吃饭时是全家最最高兴的时候。
早饭过后,之琴打好浆糊,裁好纸条,爸爸刷浆糊,杨迈往外递妈妈,把窗缝及漏眼的地方都糊上一层,厚厚的窗纸使屋里显得更黑了,之琴把书本大的脏玻璃洗净,然后糊在了南窗户上,孩子们可乐坏了,住了快一年的小黑屋,终于有了亮光,透过巴掌大的玻璃,他们可以看见外面的道上是否有人来了?可以看见外边是晴天还是阴天,几个孩子抢着往外看,一双双小手趴在窗台上,不停地闪动着双眼,像一窝小狗崽儿,在嗤嗤傻笑着。
院子里有堆黄泥,孙奶奶正在和泥,准备给杨家做个火盆,之琴说:“总是麻烦你老,一弄一手泥,让孩子们自己做吧。”杨迈回屋就把脸盆拿来了,三个孩子迫不及待地抓起了泥,像和面团似的抓来抓去,宝霞也觉得好玩把手伸进来,几个孩子在泥堆上玩了起来,杨迈把盆扣过去,开始往上抹泥,孙奶奶说:“抹厚了太沉,薄了爱坏,有巴掌厚就行。”
几个孩子你一把,他一把,几下子,白脸盆变成了黄脸盆,最后杨迈开始拍打,孙奶奶按了一下薄厚,“还行差不多,拍点水就光溜了。”杨策把盆底的黄泥圈也安上了,杨迈拍得更起劲了,之琴看着不住地夸道:“小孩子更行,比我强,都挺巧。”孙奶奶又教杨迈做两个泥饺子,安上就是耳朵了,大功告成,之琴双手端起放到南墙跟下。“妈,还做一个不?”
“愿意做就再做一个。”
“可是没有盆了?”孙奶奶把一个旧盆拿来了,这是一个喂鸡的破盆,“我就用它做的火盆。”几个孩子更高兴了,继续和泥,摔泥,抹泥。这个礼拜日过得快活极了。
那天放学了,杨迈去同学马金芳家玩,她家住在西山根下,和杨迈家的龙尾山东西相望,中间隔着细流河。杨迈愿意和她玩,俩人是前后桌,学习玩耍总在一块,很是要好,这是第一次去她家。进院后,一个大房子好几个门,
杨迈随她进了中间的门,刚一进屋,看见一个没鼻子的老头往外走,她先是一愣,随后又看了一眼,真是没鼻子,脸上是两个小洞,马金芳说:“他是我爷,是日本鬼子用刺刀给削去了,差点没死,腿还瘸,是炮弹炸的。”“小日本太坏了。”说着俩人进屋了。
屋里是南北大炕,进门正中墙上挂着***像,下面的柜子上放着一个大青花瓷瓶,里边有一对鸡毛掸子,墙上的相框里有他爷爷戴军功章的照片,杨迈仔细看了看全家照。马金芳把书包扔到炕上,然后把一个大葫芦头从柜子上抱下来,顺手一扣,哗啦一声,一大堆嘎拉哈蹦到炕上,“哎呀!这么多呀,我头一回看见这么多的嘎拉哈,能有1个。”杨迈惊奇的瞪大了眼睛说着,“比1可多,152个,俺家我爸养过羊,这玩意可多了。”
俩人在炕上就弹了起来,争儿驴儿壳儿肚儿,杨迈特开心,第一次玩这么多嘎拉哈,又是新玩法,高兴坏了,一扔出去半大炕,好有意思。直到小芳哥哥姐姐都放学回来了,杨迈才回家。
她肚子早就饿了,进门见杨策在炕桌上写作业,小妹拿笔在学写生字,她也掏本开始写。这时爸爸回来了,刚进到里屋又听门响,原来是孙奶奶笑呵呵端一大碗小豆腐进来,后边跟着孙婶儿,端一碗高粱米水饭,杨松朋一再感谢,孙婶儿说:“今天咱们都改改馋,做点小豆腐吃,太熬苦了。”说完婆媳俩就回去了。
孩子们第一次看见这个,从未吃过,都用鼻子过来闻闻,杨松朋去外屋拿来三个小勺,递给孩子们,“趁热吃吧,你们都饿了。”
“爸,你也吃点儿,给我妈留点吧。”
“不用,你们都吃了吧,我不饿,一会儿饭就好了。”杨松朋看着孩子们你一勺我一勺,眨眼间,桌上只剩两只空碗。
他转身忙着掏灰,刷锅抱柴火,这时几个孩子早已溜下炕去接妈妈了。
之琴回来后先把碗洗净,然后送回孙家,嘴里不停地说谢谢,孙奶奶连连说:“不用客气,从你们搬来这是头一次做小豆腐,豆子太缺了,今年多少种些,这才弄点吃,你们没吃过这个,让你们尝尝。”
天已黑了,杨家点上了小油灯开始吃晚饭,杨松朋弄的是萝卜丝糊糊,加点盐感觉挺好吃,天已渐冷,早晚冻手脚了,但炕是很热的,比起去年的凉炕,可是暖和多了,孩子们喝得满脸红扑扑,大家边吃边说着。
正在这时,院子里有人说话,“到了,就这家,杨大哥!你家大夫在家没?”话音刚落门开了,进来两个人,杨松朋一看,“哎哟,李二鹅你怎么来了?还有二柱子。”“我家里的把孩子生门外边了,我找人把她抬到炕上了,可小孩脐带不会弄,把我急得就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