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科举路漫长(2 / 3)
张夫子看着耷拉着脑袋离去的赵信,突然笑出声来,这徒弟虽然字写得丑,但是脑子很灵光,才上几个月的学,就悟出了一条捷径,其他学子读书一辈子都没有这种悟性。
而且还真有赵信提到的那种书,说起那本书,还和张夫子有很深的渊源,不过赵信暂时用不到,有一本《论语集注》就够赵信应付秀才功名了。
科举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读书人需要通过县级行政单位主持的“县试”和府级行政单位主持的“府试”,就成为了“童生”。
“童生”经过一省学政主持的“院试”考核后,就会获得“秀才”功名,就成为了“生员”。
省级行政单位会在省城每三年举办一次大型考试,一般于八月进行,故称为“秋闱”。届时,一省“秀才”就会齐聚省城,参加“秋闱”,通过考试者即为“举人”。
考中举人,就能安排铁饭碗了,如果想要在仕途拥有更宽广的发展前景,成为高等级别的官员,就要在科举考试中更进一步,参加每三年于京城举办的考试——“会试”。
所有举人参加“会试”,考核通过后,就拥有了“贡士”功名。
成绩优异的“贡士”由皇帝在金銮殿里主持进行一次终极考核——“殿试”。
只要参加了“殿试”,就拥有了“进士”身份,区别在于名次的不同。
“进士”的名次由皇帝亲自圈定,根据成绩优劣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其中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统称为“进士”。
赵信满眼仇恨地看着《论语集注》,恨不得把它撕碎了吃下去。
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六遍论语集注,不知道还需要纸墨,赵信对笔的要求不高,虽然笔的质量差一点,笔锋的力度不是那么好把控,但是多写多练,一支笔总能和自己契合,而墨和纸的好坏就会影响书写时字迹晕散,用差的纸墨,对书法提升是很困难的。
现在家里又在大踏步地搞商业,资金回笼还不知道要多久,看来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学堂里,赵信在座位上沉思,其他同学离家近的就溜回去吃午饭,隔得远的就吃干粮,吃完就在学堂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