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历史的夹缝中发展故事(1 / 1)
大唐开元、天宝年间,即是盛世,又是乱世。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他作为皇帝,唯一的缺点就是死的太晚了。
李隆基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他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他晚年的一系列操作直到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方为结束。
我写这本书,大致是仿照了马亲王的《长安十二时辰》。
我文笔自然是比不上马亲王。我学习了他写《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点——在历史的缝隙中发展故事。
马亲王在《长安十二时辰》后记写:
“天宝三载,是一个平静的年份。在史书上,这一年几乎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尽管在民间盛传长安有神火降临,带走了许多人,可官方却讳莫如深。
同时,天宝三载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许多人——包括大唐自己——都在这一年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他是在历史的缝隙中发掘、发展可以利用的有限空间来写故事,这点我与他相同。
开元十七年,朔方军攻拔吐蕃石堡城(今青海西宁西南,改名振武军。——这正是主角周文清回京述职的那年。
我将他的功绩定为战功。
而头一章开头便出现了李白,这也并非子虚乌有。
史料载:开元十九载(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hen省kf市,到宋城(今hen省商丘县……
开章的时间设定为开元十九载的春天,此刻,李白恰好在长安,且结交了许多地痞无赖——认识一个穷困潦倒的杀手老兵也算合理。
于是我便将他插入故事中,作为一大亮点呈现给读者。
而剧情的走向尚不明朗——因为我懒,更完一章就不一定什么时候再更了,再加上我想精益求精,在此引用马亲王的一段话:
“写这么一部作品,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故事的编织、人物的塑造,而是对那个时代生活细节的精准描摹。要让读者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长安城,作者必须要对那一段历史了如指掌:怎么喝茶、怎么吃饭、哪里如厕、怎么乘车,女子出门头戴何物,男子外出怎么花钱,上至朝廷典章制度,下到食货物价,甚至长安城的下水道什么走向、隔水的栏杆是什么形制,等等——要描摹的,其实是一整个世界,无论写得多细致,都不嫌多。”
所以,我也要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尽量将此书贴近与当初万朝来邦的大唐盛世。
在此,我再次感谢我的读者。谢谢你们愿意支持我这个古板青年,愿意读我的“封尘”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