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航线(3 / 3)
运输机上新安的小型雷达探测范围有金属物体5公里远,生物体3公里远(无遮挡)。飞进探测范围的6架战斗机成左右上3个角度袭来,作战模式下的控制系统给出了迎战队形,侦察机先是成上下2行飞在前面,运输机还是4架在外围中间夹着载人的运输机。
当敌机离我们还有5公里的时候就发射了远程的空空导弹,雷达瞬间捕捉到了与机体分离的12枚导弹,根据其脱离机体再点火的时间以及飞行速度和弹体大小计算出是老美常用的aim-12型最新型的空空导弹。
导弹2马赫的速度需要8秒钟就能攻击到我们,在这期间战斗系统推算出其还能发起3轮攻击以及有多大概率会发生近距离的攻击以及时间并给出了对方机载弹药的数量。
同步给我的信息看了后,我感叹还是把老美想的太有人性了,在暗地里老美做起事来可真的是毫无顾忌肆意妄为,想搞你就不会给你一点翻身的机会。
我们就5架运输机,他竟然直接排了一个编队6架战斗机来攻击,上来连个劝降都没有直接就是饱和攻击想一次搞定我们。有点后悔出发的编队里面没有带一台装有激光发射器的攻击机了,运输机上现有的武器只有3级队长带的冲击枪,它的射程最远只有3公里,在空战中只能算是近防武器了。
1架侦察机成2行在前排的目的就是吸引导弹制导雷达的注意力,我们的飞机是纯金属的而且方方正正的,导弹扫描上是个很大的目标。
当还有3秒钟的时候作战系统提示5位3级队长需要出舱迎敌了,顺着舱顶的自动门跳到了舱顶外面的平台上,机甲脚部的引力系统工作,把机甲牢牢得固定到了平台中央。作战系统根据导弹来袭方向迅速把侦察机减速向后飞去并且躲在了运输机后面,雷达上迅速缩小的目标使得来袭的导弹互相靠近由原来的3个方向聚拢成正面一个方向迎来。
5名队长根据系统提示改变自身的角度使得射击角度正好迎向导弹,锁定脚部引力系统,并把机甲部分控制权交给战斗系统后,机甲自动检查确认弹夹内能量数量,拨动射击控制档位到连发穿甲模式,又把机甲身体角度调到中间左右摆动一次来确认了机甲的左右活动正常,然后把运输机队形调整成左低右高的斜面队形然后迅速向右转向。
3秒对于导弹来说飞行了能有几十公里了,但是对于作战系统来说已经能够把各项准备检查好几遍了,5台机甲等了一会才被提醒导弹来袭,驾驶员以及座舱里的员工们也接受到了预防的提醒。
由于飞机转向来袭的导弹都变成攻击飞机编队的左侧了,对于准备好了的机甲来说只许动动手指就好,全自动控制的作战系统由小型雷达和机甲本身观测系统得来的各种数据计算后微调了机甲的手臂一下后就是全速的射击了。
机甲们使用的冲击枪有单发和连发2种模式,每种模式下还有3个档位。连发低功率的击倒功率,单发低功率的击晕功率。连发中等功率的冲击模式,单发中等功率的爆炸模式。连发高功率的穿甲模式以及单发高功率的破甲模式。
而控制系统采用连发高功率的穿甲模式就是为了破坏导弹的前端制导模块,因为只有高功率下才有2公里的攻击距离,低功率只有5-1米的攻击距离,而中等功率不过5-1米的攻击距离还是爆破模式的,高功率就有2-3公里的攻击范围和穿甲能力。
宛如流星的激光束扫过后,12枚来袭导弹都被引爆了,远远的爆炸只让部分驾驶员和乘客看到闪光外连声音都没能传递过来。导弹和目标还没接触就被引爆的情况立即就被对方的雷达探测到了,而且我们的队形还没变化,看来刚才的攻击失败了了,这让战斗机驾驶员很意外,虽然各国主流战斗机都有红外诱饵等各种防导弹方法,但是应对多枚导弹打击一个目标时,躲避概率都很低的,尤其自己方发射的还是最新型的对空导弹。几名驾驶员沟通了下后,把航线拉成弧形,打算绕圈继续攻击一波,可是我们机队却向右转向直奔右侧飞来的战机迎面而去,而且还在不断拉低高度,而这个方向正好有片山脉。
当我们机群处在他们正中间位置后,小型雷达调整频率正式开始了干扰工作,瞬间来袭的战斗机雷达上就是一片雪花了,2架一侧的2名驾驶员最先撤离的,因为失去信号的时候我们是迎着他们而来,这没等接近我们就没有信号了,换成谁心理都没底了,毕竟现在都是视距外战斗,没有雷达信号就相当于瞎了一样,在一顿调试系统还没有恢复后,他俩就赶紧撤退了。他们就是出来干私活的,又不是来拼命的,眼见没了目标还坚持那就是拿自己小命开玩笑了。
而剩下的4架战斗机靠的很近后还是能保持飞机间得通讯的,4名驾驶员紧张的驾驶飞机沿着直线向前飞行了好几分钟,等再次受到通讯讯号的时候已经快飞出国界了,虽然有主子给他们打掩护,但是飞到第3个国家国界以内就很不好解释了,于是不得不掉头往回飞,不过这次绕了个弯,躲过了刚才雷达干扰区,防止让基地的指挥官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