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燕国疆域(1 / 2)
北疆大马营的五百骑兵,和一千步卒,都被带去了大营,登记入册,只留下那些皇帝派来保护刘公公的御林军,一众西疆的官员在赵镇的带领下,众星捧月簇拥着刘公公,来到了刺史府。
到了前院中,赵镇等人自行的停在走廊台阶下面等候。
刘公公走上台阶,身后跟着一个伺候的小太监。先把手中捧着的木匣放在案板上,接过一旁小太监递上的手巾擦了擦手,整理了一下衣服,正了正并不歪的头冠。然后打开了木匣,双手取出圣旨,转过身,举过头顶。扫视廊下众人,一旁的小太监用尽全力的喊到“圣旨到!许州刺史赵镇接旨!”
院子里的一众官员,纷纷跪倒。赵镇紧走两步站在廊下。
刘公公打开圣旨宣读起来,大概意思就是皇帝对赵镇甚是想念,让赵镇进宫面圣云云。
圣旨读完,赵镇跪倒在廊下,双手举过头顶,刘公公弯腰把圣旨放在赵镇手中,赵镇这才说到“臣,接旨。”
刘公公又在木匣里拿出另一道圣旨,这次是龙俊的,领许州刺史,镇西大将军云云。然后身后小太监端着刺史的官服递给龙俊。
赵镇再把许州刺史的印授传给龙俊。这套流程就算走完了。
将军这个称谓,在燕国并不少见,甚至在军中,兵卒管一些副尉,校尉也称将军。比如在北疆,普通兵卒遇到殷正,都会称呼为殷小将军,反正在军中,遇到比自己职位高的人,都可以称为将军。
不过前面坠上一个“大”,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整个大燕,满打满算也没几个大将军。北疆龙阔海被封为“镇北大将军”领“袁州刺史”。所以整个北疆都是龙阔海说了算。
东疆镇边王周天佐的义子陈冷领了“镇东大将军”,东疆所在的唐州刺史,则是周天佐的谋士“项文杰”担任。不管咋说,整个东疆都是周天佐这个镇边王一家独大。
南疆的毛文秀是“镇南大将军”“夷州刺史”,不过毛文秀所在的南疆,几乎没有战事,南疆所在的夷州,是整个大燕国最大的州,甚至比北疆的袁州和西疆的许州加在一起还要大。偌大的南疆只有一个常备营,和一些毛文秀自行招募的兵勇,再加上各地府郡的兵卒,加在一起也不足三万人,所以他这个大将军跟其他大将军比,有很大的差距。
西疆比较特殊,这么多年,都没有设立镇西大将军,貌似被朝堂遗忘了,有人说赵镇这个许州刺史,能力不能胜任大将军一职。不过也都是风传,不足为信的。不管有没有大将军,西疆也一直都是赵镇一个人说了算。
朝中还有一位“护国大将军”统领京州的那五万人的常备营,“辅国大将军”统领着皇城内的一万御林军。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将,老到提不动刀了的那种。皇帝赵英念其功勋,分封了几个“大将军”不过只是名誉,就是像爵位那样,并没有什么实权的。
除去四疆所在的四州,都城所在的地方,叫做“京州”,京州最小,却人口最多。繁华的很,京州以南,就是“拢州”。天武五年的“泰安之乱”就是起在拢州,拢州的泰安王赵勋起兵造反,不过没多久就被镇压了,京州东北方向,还有一个“陆州”。产良马,几乎整个燕国的“河西马”都产自于陆州。陆州以南还有一个“元州”是大燕的粮仓,气候土地都适宜作物生长。
这就是整个大燕的版图,不过近年来,东疆和北疆都打下了大片的土地,一并划在了各自的疆域,朝廷并没重新划分。
而除四疆四州外,剩下的四州都是只有刺史而没有大将军一职,只在郡一级设立“辅郡将军”带兵三千到五千不等。用做维护地方治安。
宣读完圣旨,赵镇带着刘公公转到后堂休息,龙俊和殷天德父子简单的安排了一下一众官员,然后抽空换上了刺史官服,也跟着来到了后堂。龙俊觉得这个刘公公锱铢必较,自己可不想落什么把柄在他手上。
龙俊三人到了后堂,赵镇正和刘公公饮茶,两人谈笑风生。而刘公公的左手边茶几,放着一盘乘着金条的托盘。刘公公见龙俊三人进来,看了一眼身旁的托盘,然后端起茶杯,假装没看到几人进来。
龙俊心领神会,冲着殷正使了个眼色,殷正点点头,转身出去,片刻便回,手里也端着一个同样的托盘。
这一切都被假装喝茶的刘公公看在眼里。
龙俊朗声说到“刘公公,今天在城门外,是您高抬贵手,放了我这小兄弟一马,在下感激不尽,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公公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