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一夜乡心几处同(2 / 3)
“呵,阿姑,薄言来家书,说要五贯钱,你可不能和他说家里挣钱了,不然他肯定有依仗,男人有钱就会变坏。那么远,你也管不了他!”采小兰想到此处,忽地忆起古诗文里描写的士子风流,心里慌了。
“不行,我得写信告诉他,千万不能去平康里,那边的小娘子勾人的能力可称得上一绝。”采小兰立即起身去拿纸笔了。
“这丫头,见识倒不少,还知道平康里!”崔卢氏啐了一口,好像提及平康里,尤其不齿。
……
而远在长安的崔薄言此刻正被同行的几位拉着去一个神秘地方。
“薄言,你听我的,和哥哥去一遭,你就知道那地方的妙处了!”郑一松在前面引路,后面的几个人架着崔薄言,完美诠释了“赶鸭子上架”!
“好哥哥们,停一下,我囊中羞涩,实在是——”
“跟哥别提钱,提钱伤感情。咱们这些没上层路子士子,不去青楼里混一个名堂,科举路就断啦!”郑一松对这一点感受良多。
上一次他到神京,在贡院验明正身后,便一直闭门苦读,同来的人一直劝他去平康里,都被他直言拒绝了。
没想到最后考试结果,反倒是去平康里最多的那人进了杏榜。其余人一律名落孙山。
他只道是自己时运不济,没想到一同看榜的一位上了岁数的士子交代了其中“弯弯绕”。上层取士,以名声为要。有些马虎的考官,阅卷先看名字,没听说过的,囫囵看一两眼,就扔到一旁了。
此种大环境下,有意科举的士子们摸到了一条近路,用诗才在长安街道打出一条名士之路。
而哪里读书人最多?当然是有名的青楼聚集地,平康路了。
第二次进京赶考,作为过来人的郑一松,肯定不能让小兄弟们重走自己的老路。
“啊?这里面还有这么些文章?”崔薄言一听此事与科考有关,顿时放松了身体。
虽然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但他自己还是很想一举中的的。
“做哥哥的,哪有坑弟弟的?今晚我做东,以后咱们轮流来。”
月上梅梢头,灯红酒筛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