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长安雪游(2 / 5)
“客人,咸菜是送的。我这边还有几样小菜,你要吗?”老头脸泛红,被炉子“旺”到了。</p>
老头的面色太奇怪了,让采小兰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旅游景点外,憨厚朴实的大爷大妈,小车里放着自家的农产品或者工艺品,脸上笑得越淳朴,要价就越高,坑越大。</p>
“小菜要钱吗?”采小兰习惯性地问了一句,完全忘了自己亦非吴下阿蒙,收入颇高。</p>
老头顿了一下,“小本生意,挣些辛苦费。”</p>
“一样上一点吧!”采小兰决定踩坑,毕竟是年夜饭,旁边还坐着一个因饿肚子而嗷嗷叫的徐小琴。</p>
远在扬州府的天福聚财居这一会儿大厅仍是亮堂堂的,他们三个把家里就一个的伙计、女工全喊了来,十来个人,正在屋子里打火锅,边吃边唱边跳,一派热闹。</p>
闹中思静,头一次没陪着采小兰和徐小琴一起过年节的徐银莲突然生出念想,“也不知道小兰与小琴两个人在长安有没有一口吃的?”</p>
话被一旁的江梨花听到了,惹得她一阵嗤笑,“徐大姐,那是皇帝老子请她去的,还能亏待了她?现在她们肯定吃着山珍海味呢!”</p>
若是采小兰能听到她说的话,非得鸡头白脸把她骂一顿不可,“哪里来的山珍海味?”</p>
……</p>
凌晨,太阳刚从最东边的天际线探出头,早起的一家老小就点燃了整齐堆着的竹子。掐头去尾的黄竹杆,在火焰中变红、变烫,“嘭”地一声,其内的空气冲破竹皮的束缚,融入集体。一竹多节,一节一响,火堆中一齐燃放了几十根竹子,街头巷尾便噼里啪啦炸作一团。</p>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被爆竹声惊醒的采小兰顿生感慨,念出一首家喻户晓的诗。</p>
俗话说:一个中医,半个文人。徐小琴学医三年,文化水平不低了。听到采小兰念的诗句,琢磨一阵,只觉其中既有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息,又有洋洋洒洒的新意,不禁夸到:“小兰嫂嫂还说不擅长诗,刚才的诗,连我一个小孩子都能理解,有道是‘深入浅出,言简意丰’!”</p>
“你呀——耳朵尖呢!”采小兰没再解释,自己这一首是抄自未来,“起来收拾一下,待会儿跟我一块去吃饭。”</p>
驿站客人不多,一天两顿饭却也照常供应。两人吃完,一同外出,赏寻长安雪景。坊间大多闭门阖户,门板取下来放在一边的,没几家。这个天气,穷人们都藏在家里取暖,富人们不惧寒冷,在暖阁里办了一场场赏雪诗宴,街道上没多少人。</p>
“小兰嫂嫂,长安都没有扬州热闹,街道上都没人。”徐小琴玩了一会儿雪,小脸冻得红扑扑的,没一阵就厌了。</p>
这天地皆白的时刻,反倒让人无趣。</p>
采小兰想看看长安的风景,现在见到了,又觉得过于冷寂,也想找一个热闹的地方,她知道有一个地方,古往今来,一到年节,里里外外,挤不动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