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被忽略的起点(3 / 4)
蛋白质分子与编程原子产生某种特殊机制,可以保障编程原子稳定存在。
陈念做过详细的测试,结论是,体内十多万种蛋白质分子都可以容纳编程元素,但能容纳的量极为稀少,一个蛋白质分子仅能容纳1~3个编程原子。
一个蛋白质分子使用替代技术,最多可容纳的编程原子数量超过十万个。
只要能搞清楚蛋白质分子和编程原子相互作用导致编程原子稳定存在的底层机制,陈念可以制造出替代原子数量更多的拥有正常生理功能的正常蛋白质。
看上去陈念在走替代技术的老路,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简单讲,替代技术类似器官整体改造技术,新技术则是蛋白质分子改造技术,双方在最小能量单位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新技术优点是灵活,精密,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自由组合成不同的模块。
缺点是单个分子能量密度不足,替代原子技术只需要将特殊器官尺寸放大,就能容纳更高的能量密度,替换更多的编程原子。
这也是为什么越强大的怪兽体型越大。
或许新技术发展到极限,可以媲美替代技术。
当然,在编程元素技术发达的今天,这两项技术完全就是鸡肋。
编程元素技术最小能量单元是原子,可以随意组合成任意模块,能量密度达到物质极限。
新技术发展到极限,也不过是替代技术的一条路线。
那么,这种发现是否没有意义?
再次返回上一个问题,这个发现有什么用呢?
这个发现对于编程元素生命科学高度发达的现在,毫无意义。
对于陈念,这个发现很有用。
陈念的经络量子动力生产线,最开始的版本使用的是异种蛋白,利用改变化合物目标原子化合键的机制将能量注入目标原子内部,制造编程元素。
这种方法需要海量的异种蛋白,效率极低,陈念的经络长度有限,仅能支持3%到4%的部分编程元素制造。
要想提高编程度,一是提高异种蛋白集成度,二是延长经络长度。
异种蛋白集成度受限于空间已经达到极限。
至于延长经络长度,古泽尔星顶尖虫族体内编程元素编程度普遍可以达到1%以上,身躯动辄几百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