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下山(5 / 5)
在天完全黑之前,工作人员架起一座座原本折叠起来的铁灶,搬出一台台箱子般大小的移动电源,取出一袋袋米粮肉食和蔬菜,升火做起饭来。
见识了帐篷以及打火机、电饭煲等物的奇妙后,一众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的人们对山下的未知不再抱以任何畏惧,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憧憬。
每3人一组的少男少女们,几乎是彻夜未眠。
在各自的帐篷里面,他们不是低声畅谈着自己的见闻,就是讨论着今后可能会出现在眼前的神奇物件,嘻笑声此起彼伏。
这一切,都在李长青的预料之中。
让孩子们渐渐增长见识的同时,又有足够时间来相互探讨,这有利于让发孩子们战胜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利于今后教学课程的实施。
从某些角度上讲,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更好引导。
第二天,吃饱喝足后,连同半路接应的工作人员一起,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继续向山下行去。
同行的大人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沿途的树木或山石上留下一道道记号。
一来,柳一昂父子可以根据这些记号跟随他们的脚步下山;
二来,如果今后遭遇某种不测,山下的孩子们也可原路返回山上。
这是村民们惯用的手法,平时进山打猎也经常会用到。
李长青并未发觉村民的举动,就算是发现了他也不会有任何不满,也许还会嗤之以鼻。
因为他和村长达成的本次“交易”中,从村子获得如此多生源后,他会以家族名义资助并推动红坪村的基础建设,后续还会向政府申请更多。
不说能通公路,至少也要修一条可供摩托车通行的机耕道。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春风得意的李长青睡了个好觉,整个人容光焕发。
他一边为孩子们讲解打火机和电饭煲等科技产品的基本原理,一边与孩子们谈笑风生,打成一片。
如此又过去三天后,也就是在柳一昂父子启程下山的同时,一百多人的大部队终于走完了山路,来到这片连绵无数里的山脉脚下。
早些年,由政府出资在这里修了一条连接南北两个县的县道,往来的货车早已把这条路碾压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饶是如此,首次下山的少男少女们依然雀跃不已,如此宽阔的道路是他们生平仅见。
所有人依次登上三辆大巴车,驱车数十公里,径直向临山县城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