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发大财了(1 / 4)
李想万万没有想到,这批货下的能有这么快。
按照他之前的分配,一小货车的货销售货值平均都在一万五左右,哪怕按照最好的情况估计,也够一个小摊子消化个三四天的。
然而,他这段时间光顾着忙活,却漏算了一点:
今天是19号,也是西岭乡逢9的大集!
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都赶过来了,而其中,购买力最强的那批人,就是隐居在深深的“瑶山”里,靠种植柿子、柑橘为生的老瑶子们。
这帮人有什么特点?
两个。
土,有钱。
因为特殊的政策原因,这些人平均每户至少都坐拥三十亩以上的山头,从十年之前开始,瑶山便已经大规模种上了经济林,开垦了数目惊人的果园。
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桂省这边流传过一句话:
整个桂省的柿子,都归利普卖。
而实际上,事实比形容还要夸张。
在前一世,李想曾经因为工作关系去过非洲某岛国,而在那个岛国的超市里,他就看到了印着家乡熟悉地名的脆柿
所以可以想象,这帮人能有钱到什么地步。
半点都不掺水分的说,县城第一批楼盘,这帮人至少买掉了三分之一。
----当然,这只是有钱的部分,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土。
废话,常年深居大山里从事农业生产的,有几个不土的?
或者其实可以说,所谓的“土”,指的是一种朴素、节俭、克制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生活跟普通的低收入的农民们没什么区别----不提买房这茬,他们吃的是最便宜的商品粮,喝的是烧开的山泉水,用的也是五毛一包的袋装洗发露----还得是拆开分三次用完的那种。
所以,在“土”和“有钱”这两个因素结合之下,他们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消费方式。
那就是,遇到自己觉得便宜的东西,会不计成本地大量买进,直到顶到自己消化能力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