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村会(2 / 2)
“耀德刚来,我再把事情说一遍吧。今年县供销联社对我们乡下达的收购任务比往年大,按照我们乡今年种棉的亩数来摊的话,问题不大。但是,因为今年棉花市场更加活跃,周边各乡各镇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我们担心的是我们的棉农会考虑眼前利益把棉花送给他们。这样我们的任务就很难完成。这样会影响我们乡在县里头的年终排名啊。”
“刚刚,我让韩友跟大伙儿宣传了一下。大伙儿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可以跟我们说说。怎样可以防止棉花外流,怎样让棉农自觉送棉,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一队队长韩春是个刚刚二十来岁毛头小伙。他父亲因为年岁太大,乡里照顾他的儿子,让韩春高三一毕业就到村里担任生产队长,是村长培养的后备干部。韩春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让他先发言,他什么都敢讲,不怕讲错,没有顾虑,思想放得开,好则用之,不好则弃之,这是大伙儿的意思。
“我想,我们村虽然距离乡政府十分近,但我们的棉地十分分散,这一头,那一头,现在收花的小贩子都到田间地头收购刚刚采摘的棉花。这让我们都感到十分的方便,如果我们一定要防止棉花外流,那我们也要提供这样的服务,另外防止小贩的收购,我们要成立自己的联防队,制止小贩的行为。”
三队队长韩常接过话茬。“春儿说的很对啊。我们既要制止,也要提供方便。据我所知,我们河对面的新洲也有小贩到我们乡里收购棉花。前几天,有些小贩收去年的陈棉,还雇佣我们的运输队去装船呢。”韩常的父亲解放前是本地的乡绅,也是宗族族长。解放后,虽然受到一些打压,但是宗族的族长还是非他父亲莫属。他父亲韩先胜是个万金油。国军在的时候,他是当地的大地主。日本人修碉楼子,他给鬼子拉劳力。换了共产党的天,他也主动与政府讨好,将自家的土地钱粮交给政府。按他的一句话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做事都要有前后眼。所以,政府清剿镇压的时候有众多的说情留得性命。韩常兄弟七个,一个个都虎背熊腰。在村里头乃至乡里头都是不好惹的家门。韩常排行老大。在村里他担任生产队长,在乡里头,他跟其他兄弟占据了乡里头的码头,组建了政府的运输队,每年向乡里头纳税。
韩友跟韩常都住在西边韩,而且是多年的邻居。他们年龄相差不到一岁,是发小。平时经常在一起玩。韩友的家庭成分好,高中毕业后就到轧花厂做出纳。韩常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耕地务农。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两人发小感情。韩友生了两儿三女。韩常育有两儿两女。两人此时正当壮年,各自的事业也是如日中天。韩常也渐渐开始接替父亲族长的事务,行使父亲族长的职权。韩友头脑聪明,经常有些好点子,语言方面也很有天赋,帮韩常出谋划策。这些方面也让韩常感激不已。
韩友在旁也点头称是。在轧花厂他是指派到大屋韩来完成指标额的。大屋韩的任务完成他得依靠村长和各生产队长的努力配合。
耀德称赞春儿的想法,不过他提醒大伙儿,组织联防去阻止小贩来村偷收抢收行为要做到合理合法,不能激化矛盾,更不能犯法。他说,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建议开个党支部会。跟党员家庭签订协议。另外他还建议轧花厂要在化肥农药方面给签订供销协议的农户给赊购打折等优惠。有这些好处,农户自然拥护轧花厂了。大伙儿听了耀德的建议,大声称赞。韩友把建议都记录在本子上,说好回头跟领导反映再给大家答复。
这样大伙儿就散了。韩春和耀德走一阵。韩春按辈分比耀德大一辈。但是平时都喊耀德哥。这样两个人一路寒暄着往家里去。两人家住一块,就隔两户人家。韩春他姑是耀德的丈母娘。
大门虚掩着,耀德回到家,洗脸洗脚,擦洗干净身体,末了还漱口,拾掇完了。耀德就上了床。待他凑近媳妇的脸庞时,媳妇已经发出了香甜的鼾声。
媳妇也是大户人家,通情达理,知道女人的本分,他十分感激媳妇所做的一切。每次他辛辛苦苦工作的时候,心里想到家里的媳妇的时候,便感到欣慰。男人,特别是成功的男人,离不开一个支持他的女人。比如说,生儿子,前三胎都是女儿,连他都绝望了,难道命运要他绝了吗?媳妇让他放心,说不生儿子便不罢休。这句话让他十分的开心,觉得媳妇为他生儿子,付出的他要想办法回报才好。每次跟媳妇行房的时候,他都千方百计的让媳妇满足,但是事与愿违,每次媳妇都意犹未尽。他开始反省自己了。难道是工作太辛苦了吗?他记得刚刚结婚的那些时候,两个人的性福感挺高的。是不是自己的身体状况差了吗?是不是觉得亏欠她呢,于是心里想去满足她,愈是想尽善尽美,愈是不能呢?
生儿子以来,他也觉得媳妇的欲望愈来愈强,而自己身体状况却跟不上,加上自己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所以他也是有苦说不出。这样想着想着,他躺在老婆身边,衣服没脱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