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4 / 7)
利用父辈的名气,去经世致用,兴邦立业才是最紧要的事。
祢衡凝声又道:“显谋先生这般言语,功利心过重,就不怕被人点评是非君子所为吗?”
郑平笑道:“功过是非,自有后人点评。方今乱世,民不聊生,倘若有能力匡扶乱世的士人还只想着独善其身,而不尽其才能兼济天下,纵然有君子虚名,亦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之辈。”
“燕雀,又安知鸿鹄之志?”
郑平言语挥斥,格局又远胜于普通士子,听得祢衡心潮澎湃。
祢衡虽然恃才傲物,但依旧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性格使然,不愿同流合污,但又渴望得到认同,也想尽其才能兼济天下。
祢衡念头通达,当即起身拜道:“晚生虽然尚未及冠,但自负才智不逊他人,愿求一县令之职,治这般县之民。”
前来求仕的士子,大抵都是听郑平安排。
但祢衡却是直接求县令一职,不仅胆大,目的性也极强。
“般县县令,另有贤才委任。”微微摇晃手中的水樽,郑平的语气渐渐凝实:“乱世飘摇,文弱书生大抵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既不识这兵事凶险,也不知何为兵者国家大事。”
祢衡心有不服:“先生何故小觑晚生?晚生虽然主修文事,但也勤练骑射之术,并非贪生怕死的文弱书生。”
“好!”郑平放下水樽,看向祢衡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即将举兵乐陵,但军中尚缺一鼓吏,不知足下可敢随我从军?”
祢衡有才,但因为还年少,其阅历大多来自于各家典籍。
对先贤的道理是信手拈来,但却缺少对实践的认知。
能读万卷书,却未行走万里路。
有过人的才智,但书生气太重。
郑平欣赏祢衡的才智,自然也希望祢衡这个少年,能在磨砺中有更多的感悟。
鼓吏并非是羞辱。
军中的鼓吏,涉及到了军中号令,也是需要聪慧机灵的人才能担任的。
以祢衡的聪慧,学习起来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