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6 / 7)
一时之间,关中的粮价,每日都在以恐怖的数字在增长!许县。
一直在关注关中局势的荀彧,也得到了刘协祈雨以及关中粮价飞涨的消息。
“关中已有旱灾迹象,我计要成了!”荀彧眼神多了兴奋。
孔子之后,儒分八派。
孟子和荀子各为一派。
孟子法先王、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仁者无敌的思想,多有理想浪漫之意。
荀子明王道、述礼乐,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更侧重于现实主义。
荀彧身为荀氏一族最正统的思想继承者,亦是主张礼法和王霸,更侧重于士族的利益,而轻视民的利益。
对于荀彧而言,关中大旱,刘协就必然要迁都。
而皇帝与颍川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设想就可以实现。
至于关中之民,是否会因为旱灾而受累,则不在荀彧的设想之中。
人性本恶,这未受过礼法教育的,在荀彧眼中,都只能算是恶人。
亦或者说,唯有受过礼法教育的士人,才能称之为善人!
天下纷乱,救人,自然要救善而非救恶。
所以,荀彧不会反对曹操屠城之举,也不会反对曹操将屯田民视为私奴。
阶层立场的不同,这对待士与民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
当即。
荀彧寻到了曹操:“明公,元常来信:刘备上书请天子迁都,但被张邈等公卿驳斥。长安已有旱灾迹象,粮价飞涨,如今已经到了二十万钱一斛谷、十万钱一斛豆麦!”
曹操吓了一跳:“二十万钱一斛谷、十万钱一斛豆麦?怎么不去抢?”
丰硕年的谷市价也就两百余钱,谷米缺乏的时候,也就三千余钱,大部分时间不会超过两千钱。